丁敬十二首論印絕句,學篆刻的人都應該讀一讀

2023-03-16 23:57:00 字數 2146 閱讀 2733

丁敬字敬身,號鈍丁、硯林,龍泓山人等別號,浙江錢塘(杭州)人。清代書法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浙派創始人。喜好金石碑版,精鑑別,富收藏。曾搜訪石刻,著成《武林金石錄》。他的篆刻取法朱簡,在漢印基礎上,常參以隸意,構思安排都苦心經營。篆刻採用切刀法以表達書寫的筆意,方中有圓,一洗嬌揉嫵媚之態。著有《硯林詩集》、《龍泓山人集》。

丁敬在篆刻史上的最大貢獻,在於繼承並發展了朱簡朱文短刀碎切的刀法,並進一步開創了'印從刀出'的創作模式,其篆刻'直追秦漢、力挽頹風',且文雅生辣,有很強的金石感,可謂前無古人。

△丁敬刻 樑啟心印

丁敬有十二首論印絕句,此12首絕句,所涉內容極其豐富,如印學史、篆刻風格、印面章法、篆法、流派等都有論述,其中兩首最有名,也是深刻闡述丁敬篆刻思想的代表作,來看原詩:

第一首:

說文篆刻自分馳,嵬瑣紛綸炫所知。

解得漢人成印處,當知吾語了非私。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文解字》和篆刻是兩回事。《說文解字》是文字學範疇的,是學術性的,而篆刻是藝術性的,兩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他認為那些眾多人紛紛炫耀的墨守《說文解字》的篆刻理論是不足取的。瞭解了漢印成印的方法,就知道我這種說法絕對不是我丁敬私下一個人的看法。

△丁敬刻 丁敬身印

《說文解字》是研究漢字造字規律的詮釋字義的經典工具書,大部分印學家奉為印學寶典,嚴格要求印人們遵守,但丁敬不這樣認為,他認為應當放寬篆刻用字標準,要與《說文解字》分開理解,只要符合漢字造字規律,就應該可以使用。也正因此,他的作品中的文字,面貌豐富。

第二首:

古人篆刻思離群,舒捲渾同嶺上雲。

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漢家文。

這首詩的意思是:古人們篆刻都思考著能有自己的見解,發揮自我個性。只有發揮個性了,篆刻藝術才能夠無所羈絆,才有可能有所創造,才能像嶺上的雲彩一樣舒捲自如。看到六朝唐宋時期印章中的妙處,**有墨守漢字的篆刻成法。

△丁敬刻陳氏可儀

六朝唐宋是篆刻的衰微期,但丁敬能看到六朝唐宋這一印學衰微的歷史時期中印章的'妙'處,並吸收其中有益的東西,結合與漢印的比較,破除對漢印的迷信,這正是丁敬作為浙派印學開山祖師特有的眼光和魄力。

△丁敬刻 丁居士

在丁敬的眼裡,篆刻藝術創作要有獨立思考精神,不能墨守成規,要善於從那些前人未能發現的地方去探求,要勇於擺脫前人的創作侷限,發展自我的藝術個性,敢於'思離群',不怕孤立,才會最終有所成就。

△丁敬刻玉幾翁

值得強調的一點是,丁敬決不是不鑽研秦漢印,相反他對秦漢印的認知非常清晰,比如他在'王德溥印'款上說:'秦印奇古,漢印爾雅,後人不能作,由其神流韻閒,不可捉摸也。'在'金石契'的印款上說:'秦印之結構端嚴,漢印之樸實渾厚,後人之不能模擬也。'足見丁敬對秦漢印的推崇,但他不迷信。

其它十首

【一】三橋製作允儒流,步驟安詳意趣遒。

何事陶庵印人傳?不知待詔先箕裘。

【二】六如居士最清狂,兩字曾傳柏虎章。

想見罔良遮白日,疾邪聊示鐵肝腸。

【三】米公辨印掩倉沮,疑似真能判魯魚。

一笑清河矜的嗣,齋徒應載古時書。

【四】衛青玉印本尋常,硯北先生少較量。

洞鑑端須胸次闊,合將天眼讓蘇黃。

【五】道君諸璽真瑰古,可惜曾無一譜留。

若把雲臺鐫印級,楊郎應是鄧元侯。

【六】襄陽六印出親鐫,白字能攻白玉堅。

只恐庸鑱玷名跡,莫將微技誚前賢。

【七】周家小篆印人存,措語獨多眼自昏。

清玩裒然真譜在,那將鄭衛當雲門!

【八】三璽累累密並窠,居然成譜意如何?

憎他謬種流傳處,滿眼奸邪佞態多。

【九】九字鐫鑱法相斯,健蟠精鐵細蟠絲。

如何王顧誇淹雅,開卷流傳昧所知。

【十】古印天然歷落工,阿誰雙眼辨真龍。

徐官周願成書在,議論何殊夢囈中。

丁敬十二首論印絕句

丁敬字敬身,號鈍丁 硯林,龍泓山人等別號,浙江錢塘 杭州 人。清代書法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浙派創始人。喜好金石碑版,精鑑別,富收藏。曾搜訪石刻,著成 武林金石錄 他的篆刻取法朱簡,在漢印基礎上,常參以隸意,構思安排都苦心經營。篆刻採用切刀法以表達書寫的筆意,方中有圓,一洗嬌揉嫵媚之態。著有 硯林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