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印度之人,隨地稱國,語其所美,謂之印度。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①之境,周九萬餘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廣南狹,形如半月。畫野區分,七十餘國。時特暑熱,地多泉溼。北乃山阜隱軫②,丘陵舄鹵③;東則川野沃潤疇④隴膏腴南方草木榮茂。西方土地磽确⑤……。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節選自《大唐西域記》
【註釋】①五印度:指當時印度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部分。②山阜(fù)隱軫【zhěn]:很多高山。③丘陵舄(xì)滷:丘陵地帶是鹽鹼地。舄鹵,鹽鹼地。④疇∶已耕作的田地。⑤磽(qiāo)確:指土地十分貧瘠,多形容沙石之地不適宜耕種。
二、翻譯:
三、點評:談天無以究其極。括地詎足辯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