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學弘光 畫道以昌 畫界家學的兩個案例

2023-03-16 23:40:47 字數 2562 閱讀 6768

中國繪畫史上有許多家學傳承的故事,本文結合兩個案例簡要說說家學對繪畫發展的影響。

米芾的書名大於畫名,其實他的繪畫成就可與書法成就媲美,所以他在徽宗朝先為書學博士,繼為書畫學博士。米芾兼善人物、山水、梅蘭竹菊,畫風不求工細,意似便已。他在繪畫上最大的貢獻是創意了“米點”,畫出了具有文人畫墨戲風韻的“米氏雲山”。但米芾的作品除圖1之外,均已失傳,無從瞭解他的“米氏雲山”全貌。

圖1.米芾《春山瑞鬆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從存世作品看,足以代表“米氏雲山”水準的是米芾長子米友仁的作品。

圖2. 米友仁《瀟湘奇觀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3. 米友仁《雲山圖》 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米友仁充分發揮了“米點”墨韻,其山水雲霧繚繞、雨意濛濛,空靈溫潤,得自然之趣,充分展示了“米氏雲山”的藝術效果,夯實了“米氏雲山”即米氏家學在繪畫史上的地位。

米氏家學的寫意風格改變了山水畫傳統的工細畫風,對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歷代畫家多有傳承或借鑑。

圖4. 高克恭(元)《林嵐煙雨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5. 石濤(清)《秋江獨釣圖》 拍品 成交價114萬港元

米氏家學這個案例有三個要點。一是父輩的創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家學;二是兒輩能夠光大家學,將之發展到足為典範的程度;三是家學最終以巨大的影響力成為繪畫共享資源,豐富了繪畫藝術寶庫。第三點尤其重要。有此三點,米氏家學成為由一家之學擴而大之影響整個畫界的經典案例,正所謂家學弘光,畫道以昌。

文徵明,其秀潤雅緻的畫風,特別是“細文”與青綠山水,形成了獨特家學。文徵明繼沈周之後為吳門畫派領袖,歷時五十年,子侄、**及再傳**甚眾,家學廣佈。

圖6.文徵明《千巖競秀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圖7.文徵明《品茶圖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文徵明生前,長子文彭、次子文嘉、侄子文伯仁,門生陸治、錢榖和王榖祥等皆傳其衣缽,極文氏家學一時之盛。

圖8.文彭《白雲紅樹圖》 拍品 成交價123.2萬元

圖9. 文嘉《赤壁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圖10. 文伯仁《松風高士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圖11. 陸治《玉田圖》 美國納爾遜美術館藏

圖12. 錢榖《竹亭對棋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圖13.王榖祥《玉蘭圖》 (美)樂藝齋藏

文徵明身後,其孫文元善(文嘉子),曾孫文從簡(文元善子),玄孫文柟、玄孫女文俶(文從簡子女),來孫文點(文彭玄孫)皆承家學,有畫名,且多授人畫業。

圖14. 文從簡《萬壑松風圖》 拍品 成交價134.4萬元

圖15. 文柟《林亭小景》 拍品 估價70萬元

圖16. 文俶《秋花蛺蝶圖》 天津博物館藏

圖17. 文點(清初)《湖山深隱圖》 拍品 成交價448.5萬元

文氏家學,內外傳承研習者眾多,歷二百年而不絕,源遠流長,蔚為大觀,堪稱佳話。

直系傳人中要特別提及的是文俶,她以女性柔美寫自然生趣,清潤秀逸,賞心悅目。清人張庚《國朝畫徵續錄》說:“吳中閨秀工丹青者,三百年來推文俶為獨絕雲。”女子承繼家學,可謂文氏榮光。可惜年僅四十即亡。

文氏家學這個案例也有三個要點。一是開創者具有領袖地位,門生眾多;二是家族傳承者連綿不絕且多納**;三是傳承時間悠久。因此三點,文氏家學成為繪畫共享資源,對後世繪畫極具影響力。舉個例子看,清初江陰女子周淑祜、周淑禧姐妹研習文俶作品,深受影響,都成了畫家,這表明文氏家學推動了女性繪畫的發展。此事距文徵明去世已約一百年了。

圖18. 周淑禧(清)《茶花幽禽圖》 南京博物院藏

家學弘光,畫道以昌。大哉,文氏家學!

由米氏家學、文氏家學二例,可窺中國繪畫藝術傳承、發展的一種機制,或對當今畫界有所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