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的飛速發展下,人們的生活不像祖輩時期的那麼艱苦,然而,社會的貧富差距也在擴大,不少人感到疑惑: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窮人卻越來越窮?
於是,一些關於“成功學”的書籍提出了“富人思維”和“窮人思維”兩個概念,說人窮是因為受“窮人思維”的影響,尤其是如何對待金錢的方式。
難免會有一些人認為:一個人窮是因為他的思維不夠先進。
但有“富人思維”就真的能發大財了嗎?“窮人思維”是窮人的專屬嗎?
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人貧窮是因為他走不出上一代人對他的束縛,畢竟貧窮不單是個人的原因,還有很大的客觀原因。比如原生家庭、社會制度、機會運氣等等。
窮富說到底無非就是賺錢的能力。
有人說“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的最大區別是:“窮人思維”是隻知道把時間花在省錢上,不具備“用金錢換取時間”和“進行長期自我投資”的意識,而富人思維是懂得投資賺錢。
窮缺少的是金錢而非時間,平時基本的衣食住行開銷已經應付不暇。捉襟見肘的生活和預算限制了一部分人的眼界,以至於耗費了大量的心智努力在各種瑣碎無常卻又幾乎沒有什麼價值的事情上,這又反過來限制了他們的長遠發展。
但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思維上的侷限或短板,也一定會有行為上的不足和缺陷。
所謂的“窮人思維”,只是不瞭解不熟悉相關行業以及商業社會執行規律。這種思維上的共性稱為 “階級的侷限性”。
所謂的“窮人思維”並非是窮人才有,富人也會有。我們應該審視的是這樣的思維短板,而不是去嘲諷“窮人”。
產生“窮人思維”一個原因是信息的不對稱。
在資訊匱乏的情況下,手頭不夠充裕的人對現狀的不安全感會更深,不滿足於現狀,卻又不知道如何去改變,期望改變,又不知道風險有多大,害怕承擔風險。
就比如那些拿著很低的工資做著不喜歡的工作也不敢跳槽的人,因為不瞭解其他行業,不知道會不會有坑。
因為資訊的匱乏,他們始終缺乏信心,無法向前邁步,只能待在自己的舒適區裡。
看過這樣一句話:從小缺乏更高階層的觀念指引,他成年以後,上面是陌生觀念的恐懼,下面是舊有階層的拉扯,他要有雙倍的勇氣、雙倍的力量才能晉升。
“窮人思維”最大的弊端是不懂得投資自己
在當下社會,窮到“揭不開鍋”的畢竟還是少數。節約是必要的,但務必要騰出一些時間和金錢在自我教育的投資上。
這也關係到眼界的問題,有“窮人思維”的人往往站在了一個較低的位置,不知道高處有什麼風景。
比如說在給孩子選擇學校上,往往會認為學習靠個人,跟學校無關,就給孩子選了不那麼一流但是收費低的學校,殊不知人的成長跟環境是有很大的關聯,給孩子好的教育也是一種投資。
有“窮人思維”的人往往會覺得踏實賺錢很難,一直鑽研“投機”,想找到那些發大財的偏門方法。比如買彩票,跟風買**等等,總是會有一些人把自己的血汗錢盲目地投入自己完全不懂的領域,又或者極度保守,在攢到錢後,不捨得用。
存款是必要的,對自己的投資更重要,尤其是年輕時候賺的錢不過是未來資金的一個零頭,為何不拿來投資自己呢?
錢會不斷貶值,而優質的資產會不斷增值。
況且富人的“錢”,實際結構是各種各樣的資產,包括股權、債權、不動產、版權等等。
他們買珠寶買別墅買遊艇並不是消費,而是把一種形式的資產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的資產,真正吃飯購物等消費性支出在其中的佔比相當小,所以資產增值的速度完全可以覆蓋掉消費,所以會造成“一直在花錢但是錢卻越來越多”的感覺。
“
窮人思維
”的弊端還在於習慣否定新事物和貪小便宜。
沒有去過的地方就算遠,不瞭解的事就認為不靠譜。比如現在的直播,有很多沒有試過直播平臺的人對於直播的定義就是“女網紅,太俗太低端了”,卻不知已經有人通過直播平臺推銷產品和發展知識付費,賺了不少錢。
再說貪小便宜,希望不花任何代價或者只花一點代價就得到好東西,是典型的“窮人思維”,但也很常見,有人貪圖便宜報個低價的旅行團,去了以後發現是購物團;有人為了免費發放的東西排隊幾個小時最後還要忍受推銷者一次又一次的**訪問。
貪便宜確實能夠省錢,但犧牲了更多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背後也許還會有大坑在等著你,這其實是不划算的。
最後最重要的是:沒有人能夠只通過對“
富人思維
”的學習就成為富人。
實現財富自由,需要綜合因素的作用。
;如涉及版權請告知
,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
如何擺脫“窮人思維”的陷阱?
為什麼窮人會越來越窮,富人會越來越富?過去,我們習慣於認為 富人有餘錢用來投資,能接受更優質的教育,接觸更好的平臺,眼界也就更高 這些當然都沒錯,但似乎還不夠根本。美國兩位大學教授,曾長期從事扶貧工作,工作中他們發現 對於很多窮人,即使給他一筆錢,也會很快用光,繼續貧困。通過大量的研究,兩位教授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