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
上序稱謂:生己者為父,父之父為祖,祖父之父為曾祖,曾祖之父為高祖,高祖之父為天祖,天祖之父為烈祖,烈祖之父為太祖,太祖之父為遠祖,遠祖之父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遠、鼻。
下序稱謂:父之子為子,子之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晜(讀kūn)孫,晜孫之子為仍孫,仍孫之子為雲孫,雲孫之子為耳孫。
即:子、孫、曾、玄、來、晜(kūn)、仍、雲、耳。
那麼,古人規定這些稱謂又是什麼意思呢?
鼻祖,指得姓始祖。古人認為:“因人懷胎,鼻先受形,故鼻祖為始祖。”在這裡,“鼻”實指“第一”、“首創者”,即“無中生有”。如今,各種文化流派、行業、手技、事業的創始人都稱為“鼻祖”。
遠祖,指很遙遠的祖宗。與自己相隔很遠很遠,知道的資訊很少很少,故稱悠遠之祖為遠祖。
太祖,指相隔太遠的祖宗。太,古時與“大”相通,凡言大而以為形容未盡,則作太。故太祖是指過於遙遠的祖宗。
烈祖,指列傳之祖。烈,古通“列”,列舉、列位。是指依序往下排列的祖宗,比太祖又要近一些了。
天祖,指比較遠的祖宗。天的本義為“頭”,頭部是在身體之上的,天也是在地之上的,所以天祖就是指比較往上、比較靠前的祖宗。
高祖,指隔了一段距離(代數)的祖宗。高,本義指樓臺的高大形狀。樓臺比平地高,但不是很高。故古人規定在列祖列宗中,以一定的、相隔不是太遠的祖宗為高祖。
曾祖,指與自己中間隔兩代的祖宗。
曾,古同“增”,指增加,在“祖”之上增加一代,就是“增(曾)祖”了。曾,古又同“層”,指重疊。“祖”上再加一層,便是“重祖”,即“曾祖”。
祖,指與自己中間隔一代的祖宗。祖字由“示”“且”二部分組成,“示”指“先人”,“且”本形為“男根”,本義為“生育”,引申義為“增加人口”、“增加幫手”、“增加力量”,一般用為“加力”、“給力”。“示”與“且”聯合起來表示“給我們子孫力量的先人”。給子孫力量的主要表現就是:給子孫以眾多的堂兄弟或族人。一旦有事,這些親戚就會看在同祖同宗的份上伸出援手。
考,指父親。考的本義為“老”,指年紀大的老人。在甲骨文、金文中,考字均象僂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狀,引申為專指父親,後多指已去世的父親。
己,指自己、本人。己在甲骨文中象繩曲之形。“己”是古“紀”字,假借作“自己”用,本義是指絲的頭緒,用以纏束絲。借“纏束”之義,謂約束己身而為“己”。
子,指兒子,自己下一代,湘方言叫“崽”。子是一個象形字,在甲骨文中象小兒在襁褓中,有頭、身、臂膀,兩足像並起來的樣子,本義指嬰兒。又因,子是地支的第一位,子醜寅卯,喻意子孫有條不紊、層出不窮地繁衍下去。所以古人把“子”作為自己的下一代排列。
孫,指兒子的兒子。孫字是由“子”和“系”兩部分構成,其本意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血緣關係,即子之子。
曾孫,指與自己中間隔兩代的孫子。曾,古同“增”,“曾孫”就是指在孫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代,謂之“增(曾)孫”。
玄孫,指與自己中間隔三代的孫子。玄字的本意是搓線、編草繩,最後那一點就是新續的草。基於這個本意,玄字衍生出二層意思:一是變化,而且是有規律的無窮變化。二是很遠,看不到結果。所以古人用玄來指代第三代孫的稱謂,喻意是永無窮盡。
來孫,指與自己中間隔四代的孫子。古人的壽命不是很長,七十歲就是“古來稀”了。所以***孫往往自己親眼看不到,屬於“未來之孫”了。
晜孫,指與自己中間隔五代的孫子。晜(kūn音昆)古代同“昆”。《爾雅·釋親》:“父之晜弟。又,來孫之子為晜孫。注,晜,後也。”
仍孫,指與自己中間隔六代的孫子。“仍”有因襲、沿襲之意,仍孫是指沿襲、一脈相承下來的孫輩之意。
雲孫,指與自己中間隔七代的孫子。雲,指雲朵、雲霧,雲霧在天空中很飄渺。雲孫就是借雲霧的形態,說到了第七代孫已經感到很飄渺、很遙遠了。
耳孫,指與自己中間隔八代的孫子。這個第八以後的孫子比雲孫更遙遠,遠到只能有所耳聞了。
在中國歷史上,帝王常說的“九族”稱謂是比較統一的,即“高、曾、祖、考、己、子、孫、曾、玄”。至於“祖宗十八代”的稱謂,各個時代卻略有不同,到了東漢的《爾雅·釋親》中才基本定型。
而這些稱謂存在的意義就在於,中華兒女、炎黃子孫,都有濃濃的尋根情結,所以族系淵源的重要性不可替代。一般家譜中記載了很多先人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以及追求真理的奉獻精神等,這都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奮鬥的結晶,對建設現代文明有重要的激勵和訓誡作用。
祖宗十八代稱謂
2016 12 13 09 00 08 分類 民俗文化 舉報 字號訂閱我的 書 所謂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上按次序稱謂 生己者為父母,父之父為祖,祖父之父為曾祖,曾祖之父為高祖,高祖之父為天祖,天祖之父為烈祖,烈祖之父為太祖,太祖之父為遠祖,遠祖之父為鼻祖。即 父 祖 曾 高 天 烈...
祖宗十八代
八輩祖宗,戲稱。實為九輩祖宗,若略去父輩 父輩不含祖字 則為八輩。子孫稱謂上,最多有見稱玄孫。四世同堂家庭,輩份最輕者為曾孫。五世同堂中輩份最輕者為玄孫,由於五世同堂極少,所以多見曾孫,而罕見玄孫。至於來孫及之後輩份,當代社會幾乎沒有這個稱謂。祖宗十八代,傳統俗語。祖與宗,除去自己,上下九代,共十八...
祖宗十八代指的是哪十八代?
所謂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 上序稱謂 生己者為父母,父之父為祖,祖父之父為曾祖,曾祖之父為高祖,高祖之父為天祖,天祖之父為烈祖,烈祖之父為太祖,太祖之父為遠祖,遠祖之父為鼻祖。即 父 祖 曾 高 天 烈 太 遠 鼻。下序稱謂 父之子為子,子之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
祖宗十八代 的正確稱謂,99 的人不知道!
關於 祖宗十八代 的含義,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 祖先 可是,你知道嗎?祖宗十八代 的真實含義其實並非如此,而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青報君敢打賭,這十八代的具體稱呼你一定不知道!祖宗十八代的稱呼 上序稱謂依次為 父 祖 曾祖 高祖 天祖 烈祖 太祖 遠祖 鼻祖。下序稱謂依次為 子 孫 曾孫 玄孫...
祖宗十八代的稱呼
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 自己上下各九代,共十八代 鼻祖,遠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來孫,晜孫,仍孫,雲孫,耳孫。上按次序稱謂 生己者為父母,父之父為祖,祖父之父為曾祖,曾祖之父為高祖,高祖之父為天祖,天祖之父為烈祖,烈祖之父為太祖,太...
什麼是祖宗十八代
2014 12 18 360doc個人圖書館 點選上面 360doc 個人圖書館 進行關注 所謂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上序稱謂 生己者為父,父之父為祖,祖父之父為曾祖,曾祖之父為高祖,高祖之父為天祖,天祖之父為烈祖,烈祖之父為太祖,太祖之父為遠祖,遠祖之父為鼻祖。即 父 祖 曾 高 ...
祖宗十八代的稱呼
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上按次序稱謂 生己者為父母,父之父為祖,祖父之父為曾祖,曾祖之父為高祖,高祖之父為天祖,天祖之父為烈祖,烈祖之父為太祖,太祖之父為遠祖,遠祖之父為鼻祖。即 父 祖 曾 高 天 烈 太 遠 鼻。書中說 因人懷胎,鼻先受形,故鼻祖為始祖。下按次序稱謂 父之子為子,子...
“祖宗十八代”都如何稱呼?
祖宗十八代 都如何稱呼?所謂祖宗十八代,指的是自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上按次序稱謂 生己者為父母,父之父為祖,祖父之父為曾祖,曾祖之父為高祖,高祖之父為天祖,天祖之父為烈祖,烈祖之父為太祖,太祖之父為遠祖,遠祖之父為鼻祖。即 父 祖 曾 高 天 烈 太 遠 鼻。書中說 因人懷胎,鼻先受形,故鼻祖為始祖...
祖宗十八代怎麼稱呼
所謂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上按次序稱謂 生己者為父母,父之父為祖,祖父之父為曾祖,曾祖之父為高祖,高祖之父為天祖,天祖之父為孫者,謂祖甚烈祖,烈祖之父為太祖,太祖之父為遠祖,遠祖之父為鼻祖。即 父 祖 曾 高 天 烈 太 遠 鼻。書中說 因人懷胎,鼻先受形,故鼻祖為始祖。下按次序稱謂...
祖宗十八代的稱呼大全!
所謂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上按次序稱謂 生己者為父母,父之父為祖,祖父之父為曾祖,曾祖之父為高祖,高祖之父為天祖,天祖之父為烈祖,烈祖之父為太祖,太祖之父為遠祖,遠祖之父為鼻祖。即 父 祖 曾 高 天 烈 太 遠 鼻。書中說 因人懷胎,鼻先受形,故鼻祖為始祖。下按次序稱謂 父之子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