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疾用藥妙訣
桑葉杭菊味苦甘,疏散肺衛風熱先。
前胡杏仁入太陰,咳嗽初起肺氣宣。
桑皮配伍淡黃芩,瀉肺洩熱功堪任。
野蕎麥根配連翹,肺系熱甚咽喉清。
麻黃宣肺杏仁合,降氣化痰平喘息。
苡仁杏仁共入方,化溼除痰能止咳。
痰熱欠母蔞皮聯,寒痰半夏陳皮痊。
款冬紫苑亦治咳,理肺溫潤痰嗽安。
熱傷肺津津液耗,蘆根石斛鮮用妙。
沙蔘麥冬甘苦寒,清金潤肺奏奇妙。
胖大海合淨蟬衣,化痰開音投最宜。
旋復花加海浮石,痰鳴氣逆哮喘醫。
補骨脂兼紫石英,補腎斂肺上氣寧。
人蔘哈蚧治虛喘,納氣歸腎研未珍。
仙鶴草伍白芨片,功專止血安肺金。
心腦病用藥妙訣
黃芪宜與人蔘共,心氣虛弱首當宗。
孩兒參合丹蔘用,益氣行血心痺通。
胸膺痞悶或隱痛,香附鬱金兩相同。
當歸身與酸棗仁,營血不足心怔忡。
溫補心陽桂與草,止汗除煩藥力巨集。
蜜炙遠志淮小麥,安神寧心總堪供。
夜交藤偕合歡皮,通治失眠建奇功。
痰火內發心官病,菖蒲鬱金宜竅好。
類中膽星天竺黃,豁痰清熱不應少。
半身不遂亦可治,地龍牛膝用須草。
心下支飲長沙法,白朮澤瀉療昏冒。
天麻更同白蒺藜,頭暈目眩常取效。
景天三七徐長卿,研吞能除癲癇擾。
脾胃病用藥妙訣
柴胡黃芩調升降,肝胃不和法宜嘗。
芍藥甘草緩急求,蘇梗香附疏理良。
九香蟲共八月札,通則不痛氣滯解。
丹蔘苦同血竭配,痛則不通血瘀泰。
旋復代赭治噫氣,降逆宣中仲師旨。
呃忒頻仍尚有方,柿蒂應偕刀豆子。
連翹若還配知母,胃脘灼熱服之愈。
扁豆山藥補中虛,嘈雜思食勿庸慮。
白螺螄殼能制酸,更增瓦楞效益顯。
納谷式微勸加餐,木瓜烏梅宜膺選。
腹痛瀉洩木乘土,白朮還需佐白芍。
全瓜蔞合望江南,便祕何愁取入藥。
肝膽病用藥妙訣
柴胡配合制香附,疏肝理氣如桴鼓。
厥陰熱邪入黃芩,奏效還賴連翹輔。
川楝延胡古方有,氣血並調脅痛愈。
田基黃偕雞骨草,清肝洩熱宜並取。
陰虧生地白芍嘗,血虛歸身首烏當。
女貞子與墨旱蓮,乙癸同源雙補強。
鱉甲再加生牡蠣,軟堅消症用勿忘。
葫蘆麥柴療膨脹,煎湯代水法尤良。
茵陳若獲梔子襄,功擅利溼兼退黃。
海金沙共金錢草,肝膽結實力能除。
腎病用藥妙訣
腎虛汗出逢於風,風水黃芪防已使。
白朮倘與山藥配,健脾益腎法可恃。
巴戟仙茅溫腎陽,滋腎生地山茱萸。
知母更兼川黃柏,下焦溼熱恆相須。
南芡實加白蓮鬚,固腎澀精功殊顯。
革薜分清石葦配,小便混濁稱靈驗。
菟絲子合覆盆投,溺有餘瀝自能療。
貫仲炭與薺菜花,血尿用之效亦優。
版權申明:
推廣
中藥臟腑用藥規律表
一 心 1 養心陰安心神 酸棗仁,柏子仁,地黃,龍眼肉,丹蔘,麥冬,當歸,白芍,龜板,浮小麥,阿膠,紫河車,百合,首烏藤,合歡花。2 助心陽 肉桂,桂枝,附子,乾薑。3 益心氣 人蔘,黃芪,黨蔘,茯苓,五味子,遠志,炙甘草。4 瀉心火 黃連,木通,黃芩,山梔,生地,大黃,丹皮,連翹,竹葉,蓮子心。5...
中藥臟腑用藥規律表
一 心 1 養心陰安心神 酸棗仁,柏子仁,地黃,龍眼肉,丹蔘,麥冬,當歸,白芍,龜板,浮小麥,阿膠,紫河車,百合,首烏藤,合歡花。2 助心陽 肉桂,桂枝,附子,乾薑。3 益心氣 人蔘,黃芪,黨蔘,茯苓,五味子,遠志,炙甘草。4 瀉心火 黃連,木通,黃芩,山梔,生地,大黃,丹皮,連翹,竹葉,蓮子心。5...
中醫必記!臟腑用藥規律!超實用
中藥臟腑用藥規律是中醫執業醫師考試會涉及到的考點,分類記憶會提高複習效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同時,也是各位中醫工作中常用的內容!希望大家記一下!心1 養心陰安心神 酸棗仁,柏子仁,地黃,龍眼肉,丹蔘,麥冬,當歸,白芍,龜板,浮小麥,阿膠,紫河車,百合,首烏藤,合歡花。2 助心陽 肉桂,桂枝,附子,...
中醫必記!臟腑用藥規律!超實用
中藥臟腑用藥規律是中醫執業醫師考試會涉及到的考點,分類記憶會提高複習效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同時,也是各位中醫工作中常用的內容!希望大家記一下!1 養心陰安心神 酸棗仁,柏子仁,地黃,龍眼肉,丹蔘,麥冬,當歸,白芍,龜板,浮小麥,阿膠,紫河車,百合,首烏藤,合歡花。2 助心陽 肉桂,桂枝,附子,乾...
臟腑用藥簡介
2012 02 02 16 31 12 分類 中草藥治病知識 字號 訂閱臟腑用藥簡介 學中醫的可以看看 臟腑用藥簡介 心與小腸 1.益心氣 黃芪 人蔘 黨蔘 太子參 茯苓 炙甘草等。2.溫心陽 桂枝 肉桂 制附子 乾薑 薤白等。3.補心陰 血 當歸 白芍 阿膠 丹蔘 酸棗仁 柏子仁 龍眼肉 紫河車 ...
臟腑用藥規律
紫垣樞極 一 肝 養 肝 血 當歸 白芍 何首烏 枸杞 阿膠 桑椹子 滋 肝 陰 山萸肉 熟地 枸杞 女貞子 憋甲 清 肝 熱 桑葉 菊花 羚羊角 青箱子 密蒙花 決明子 平肝潛陽 石決明 珍珠母 代赭石 生龍骨 生牡蠣靈磁石 瀉 肝 火 龍膽草 青黛 梔子 夏枯草 熄 肝 風 羚羊角 鉤藤 天麻 ...
臟腑用藥規律
五臟自查表 一 肝臟 補肝 柔肝養血 當歸,白芍,首烏,枸杞,懷牛膝,雞血藤,大棗,木瓜。滋肝陰 山萸肉,生熟地,枸杞,女貞,杜仲,阿膠,白芍,沙苑子,鱉甲,烏梅。補肝氣 黃芪。溫肝寒 吳萸,肉桂,小茴,仙靈脾,荔枝核,大芸,川椒。瀉肝 清肝 桑葉,菊花,青葙子,決明子,竹葉,連翹。瀉肝火 龍膽草,...
經典 中藥臟腑用藥規律表
一 心 1 養心陰安心神 酸棗仁,柏子仁,地黃,龍眼肉,丹蔘,麥冬,當歸,白芍,龜板,浮小麥,阿膠,紫河車,百合,首烏藤,合歡花。2 助心陽 肉桂,桂枝,附子,乾薑。3 益心氣 人蔘,黃芪,黨蔘,茯苓,五味子,遠志,炙甘草。4 瀉心火 黃連,木通,黃芩,山梔,生地,大黃,丹皮,連翹,竹葉,蓮子心。5...
中臟腑中醫護理
中臟腑中醫護理 脫證 平臥位,給氧氣吸入,鼻飼流質飲食。脫證病人,目合口張,舌痿應用舌鉗,防止舌後墜。張口呼吸應用生理鹽水紗布兩層蓋在病人的口上,起到濾過空氣,溼潤咽喉的作用,但紗布不能太溼。二便自遺,應做好護理,應經常擦洗,更衣,保持床單的清潔乾燥,還應做好褥瘡的護理。注意病情變化,遵醫囑頻頻喂服...
中醫五臟用藥妙訣,背會也能當名醫! 一點資訊
中醫五臟用藥妙訣 五臟,是人體內心 肝 脾 肺 腎五個臟器的合稱。肺主氣,司呼吸 助心行血 通調水道等正常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脈,主神志,是精神 意識和思維活動的中心,在人體中處於最高主導地位。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脾又統血,能統攝血液不致溢位於經脈之外。肝主疏洩,能調節人的情志活動,協助脾胃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