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稱帝,就像農貿市場買大白菜

2023-03-16 22:17:57 字數 1345 閱讀 6362

有一個朋友,接連看了老驥《說三國》,說這些連篇累牘荒唐言,居然讓他的“三觀盡毀”,說沒想到劉備其人如此虛詐。老驥回覆,言《說三國》也者,乃是基於《三國演義》而非正史。《三國志》中的劉備原非這樣虛偽,到了《三國演義》,也不知道羅貫中和劉備有什麼深仇大恨,偏要把劉備寫得如此不堪,特別是稱帝這一節,簡直被他寫成一出亂哄哄的鬧劇,讀起來很像是在農貿市場上買白菜。

曹丕篡漢,自稱皇帝,訊息傳到西蜀,劉備就心癢癢,也想稱帝。諸葛亮與太傅許靖、光祿大夫譙周等深知劉備心思,想稱帝這個活兒不好讓老大親口說出來,顯得太功利,於是商議,主動提起這個話題,請劉備繼承漢統。譙周這個隨風倒舵的傢伙,發揮自己天文學的擅長,苦苦給劉備稱帝尋找理論根據:“近有祥風慶雲之瑞;成都西北角有黃氣數十丈,沖霄而起;帝星見於畢、胃、昴之分,煌煌如月。此正應漢中王當即帝位,以繼漢統,更復何疑?”第一回進諫,劉備肯定要學曹丕推辭,不但推辭,還要裝孫子,板起臉來教訓諸葛亮幾句:“卿等欲陷孤為不忠不義之人耶?”諸葛亮說你看人家曹丕都當皇帝了,你還不趕緊登基上位,還在這兒裝啥?劉備就說:“孤豈效逆賊所為!”斬釘截鐵,就是不幹。

領導態度如此堅決,按理說屬下就不敢再諫。可是,諸葛亮深知劉備心思,知道這不是劉備本心,自己必須再次進諫。三天之後,諸葛亮又諫。這回劉備不再板起臉教訓人了,只是說:“孤雖是景帝之孫,並未有德澤以佈於民;今一旦自立為帝,與篡竊何異!”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咱家是漢朝苗裔,合當繼承大位;第二,你們才諫了兩回,還不到時候。諸葛亮多聰明,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知道“事不過三”的道理,知道必須還得再次進諫,而且這回要諫出花樣,否則沒有新意。

於是他心生一計,裝病不出。劉備去探病,床榻前問起病情,諸葛亮說我發愁啊,劉備說你愁啥呢?諸葛亮說,大家都想讓你當皇帝,跟著一塊兒沾點兒光,你一再推辭,大家覺得跟著你也沒啥好處,都想散夥:“文武官僚,鹹欲奉大王為帝,滅魏興劉,共圖功名;不想大王堅執不肯,眾官皆有怨心,不久必盡散矣。”劉備聽了,覺得差不多了,三回了嘛!就說:“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議論耳。”我劉備也不是真心推辭,誰不想當皇帝?就是怕天下人紛紛議論,好說不好聽。

諸位看官,這句話真實道出了劉備的本心。諸葛亮一聽劉備肯幹了,高興得忘乎所以,一時間昏了頭腦,把藏在屏風後面偷聽的文武百官全叫出來。劉備一看心慌,“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議論耳”這句話,原本是不小心吐出的真言,你諸葛亮一個人聽見也就算了,原來你居然藏了這許多人,這下子全給人瞭解了自己的心思,劉備面子上掛不住,所以才藉口掩飾說:“陷孤於不義,皆卿等也!”反正事已至此,丟臉也就丟臉了,劉備半推半就,心滿意足當了皇帝。這場鬧劇,告一段落。

諸葛亮和譙周,勸劉備當皇上,這齣戲就跟吳用和林沖勸宋江當山寨之主一樣。只不過宋江不謙讓,只勸了一回,就欣然從命。從這個角度講,宋江倒天真可愛,直爽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