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喝湯最好的季節務必不要錯過
-木耳海蔘豬肚湯
木耳:又名黑木耳、雲耳、桑耳、鬆耳、中國黑真菌。木耳質地柔軟,口感細嫩,味道鮮美,風味特殊,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著名食用菌。
原料:豬肚、海蔘
、木耳、胡蘿蔔
、大蔥、姜、鹽、胡椒粉、紹酒、雞精、花椒、八角、小茴香。
做法:1、豬肚洗淨焯水,再做一鍋新水開鍋後放入豬肚,花椒、八角、小茴香,蔥段、薑片、紹酒、鹽,煮一小時撈出待用;
2、熟豬肚晾涼切條;
3、海蔘切塊、胡蘿蔔切滾刀塊、大蔥切斜塊、薑切片,水發木耳撕小塊;
4、鍋中做開水將海蔘、胡蘿蔔、木耳焯水撈出;
5、另做一鍋開水,放入豬肚、海蔘、胡蘿蔔、蔥姜、木耳,放少許鹽、胡椒粉、紹酒、雞精燉30分鐘即可出鍋裝碗。
木耳海蔘豬腸湯是廣東名菜,最初**於《藥性考》,原名為海蔘木耳羹。湯中木耳性味甘平,含有多種維生素,有養血益陰、滋潤腸燥的作用,對老年人腎水不足,或婦女產後血虛津虧等有明顯療效,亦可用於習慣性便祕等屬陰虧血少者,既美味,又有效**病症,可謂一舉兩得。
泡菜苕粉肉絲
原料:豬瘦肉
、泡菜、
苕粉、鹽、胡椒粉、醬油、水澱粉、姜蒜、乾紅辣椒、蔥末。
做法:1、豬瘦肉切絲,加鹽,胡椒粉,醬油,水澱粉拌勻稍醃;
2、泡菜切絲,姜蒜,小蔥切末,乾紅辣椒切段,苕粉提前用溫水泡軟;
3、熱鍋上油,油燒熱後下肉絲炒散至變色後起鍋;
4、鍋中餘油再次燒熱,下姜蒜,紅椒段炒出香味;
5、下泡菜絲翻炒至能聞到濃濃的泡菜味;
6、加入泡好的苕粉調入鹽,醬油翻炒至苕粉變軟(炒的時候如果覺得幹,就加點泡菜水或者清水都行);
7、苕粉炒好後,把肉絲回鍋拌勻,再撒上蔥花即可起鍋。
原料:
杏鮑菇3個、
魚肉100克、
五花肉100克、
馬蹄4個、
香菇1個、香菜2棵、上海青3棵、姜25克、胡椒粉1/2茶匙、鹽2茶匙、雞精1/2茶匙、雞蛋1個(取蛋清)、瑤柱鮑魚汁4湯匙、澱粉1湯匙。
做法:
1、主料圖;
2、五花肉、魚肉剁肉餡;
3、香菇泡發後洗淨切碎,馬蹄、香菜剁碎,姜切粒待用;
4、把香菇、馬蹄、香菜、姜粒放入內餡,加胡椒粉、鹽、雞精、雞蛋清攪拌上勁;
5、杏鮑菇切成大小相同的段,上海青切成四瓣;
6、杏鮑菇從中間切開一刀,不切斷;
7、鍋裡放入清水燒開後,放1茶匙鹽,杏鮑菇用開水先焯一下;
8、撈起擦乾水分;
9、在菇的切口處抹上幹生粉,再把肉餡釀在裡面;
10、11、放入鍋裡大火蒸10分鐘取出;
12、上海青去掉粗葉,用油鹽水焯水;
13、焯水後放入冰水中;
14、杏鮑菇、上海青碼好盤;
15、瑤柱鮑魚汁、水澱粉備好;
16、鍋下油倒入鮑魚汁;
17、加水澱粉煮滾;
18、淋在杏鮑菇上即可。
椒麻辣茄條
原料:
茄子2根、幹辣椒碎2勺、
麻椒、花椒各一勺、香蔥碎2勺、生抽1勺、醋半勺、香油一勺、糖半勺、鹽半勺。
做法:
1、茄子洗淨了,放在籠屜上蒸8分鐘,用筷子一紮能透了即可,晾涼了,切條待用;
2、取一個碗,放入剪好的幹辣椒段、切好的香蔥碎待用;
3、鍋裡放少許炒菜油,放入麻椒花椒,小火煸至香味都出來後,撇去花椒、麻椒,用熱油澆在放好辣椒,香蔥的碗裡;
4、碗裡倒入生抽,醋,鹽,糖,香油後,攪拌均勻,澆在茄子條上。
西檸果汁
煎軟雞原料:
雞胸肉200克、白胡椒粉一小撮、鹽3克、
蛋清45ml、味啉15ml、油15ml、玉米澱粉2大勺、泡打粉1/8小匙、吉士粉1/4小匙、橘子汽水200ml、檸檬汁60ml、糖一大匙、鹽1克、澱粉1勺。
做法:
1、用鬆肉錘或者刀背將雞胸肉拍鬆;
2、放入盆中加入醃製調料;
3、拌勻後醃製20分鐘;
4、檸檬一個榨汁備用;
5、將檸檬汁和其它原料混合攪勻後製成碗汁備用;
6、煎鍋內放入少許油,油熱後下入雞胸肉煎制;
7、煎至兩面金黃後取出用吸油紙蘸幹後改刀成條;
8、鍋內倒入碗汁;
9、熬至湯汁濃稠後關火淋在雞肉條上製作完成。
紫蘇乾煸
小泥鰍原料:
一斤泥鰍
、幹辣椒、晒乾後的
紫蘇(可以解魚毒,必備乾貨)、
白芝麻、幾顆花椒、小蔥。
做法:
準備工作:
大條泥鰍建議起幹鍋將其悶死後,一條條去掉肚腸。如果懶得處理肚腸,可以在養的水中放點生薑或者食用油,讓它把泥沙吐出來。或者乾脆買小指般細的泥鰍,乾煸過後口感風味更佳。
1、鍋內加入比小炒多一倍的油,待油溫高時,將泥鰍放入,中火慢慢煸炒,一直到金黃酥脆;
2、餘油炒香薑末和蒜末,再將幹辣椒放入同炒;
3、最後放入紫蘇,將泥鰍放入後,加鹽調味,撒上白芝麻和蔥段即可。
要做這道乾煸泥鰍,一定要用油煸炒到魚酥脆了才更具風味,可以連著骨頭一起吃,小孩老人吃都可以補充鈣質。個人認為小泥鰍更方便也更入味,而且不用一條條解剖去肚腸,省去好多麻煩。總之,大泥鰍,煮湯,小泥鰍,乾煸。還可以加入一點番茄,魚的味道會更加豐富有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