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芙蓉汽車工匠”的搖籃

2022-11-17 04:31:56 字數 4147 閱讀 5338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跨越式發展紀實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該校學生獲汽車檢測與維修賽項一等獎。

株洲**記者 孫曉靜 實習生 陳無憂 通訊員/蔡麗平 供圖/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核心閱讀

這是一所有故事的學校:從中職學校艱難起步,搭上高職“最後一班車”,砥礪前行10餘年躋身行業翹楚,成為湖南乃至全國職教響噹噹的金字招牌。

這是一所有文化的學校:全省首個職業學校院士工作站在此設立,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勞動模範、湖南省技術能手等紛紛在此開設大師工作室,汽車智慧技術專業、智慧控制技術專業成功立項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入選教育部第二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

這是一所有特色的學校: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官生定向培養高職院校,無數優秀士官生從這裡走出;在全國高職院校各項技能大賽中,該校學子摘金奪銀,獲獎無數;2019年,學校更成功入選中國特色a檔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

這是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湖汽職院)向全市人民交出的成績單,也是一座城市的榮耀。

“立足汽車行業、服務汽車產業、培養汽車人才、打造汽車品牌”,近年來,該校在市委、市**的正確領導下,在湖南(株洲)職教科技園管理辦的傾情幫助下,緊盯地方支柱產業辦學校,瞄準汽車產業辦專業,通過不斷深入的校企合作,走上了特色發展、轉型發展的 “高速快車道”。

拉高標杆,建立國內一流特色院校

今年初,學校整體搬遷至湖南(株洲)職教科技園,再次點燃動力新引擎。

如今,走進湖汽職院新校區,按照現代、綠色、集約、共享理念規劃設計的樓堂場館恢弘大氣而不失精緻,充滿工科之美。佔地640畝的校園內,草木景觀錯落有致,風光旖旎。

“真的不容易啊!”回想起學校的建設、發展歷程,該校黨委書記鄧志革不禁連聲感慨。

他介紹,2003年,學校以中職身份起家,2005年趕上高職院校申請“末班車”,升格為株洲職業技術學院,但在80多家申請學校中,“只有我們一家是以小體量的中職學校身份申請的。”

體量小、底子薄、師生少,萬事開頭難。但全體湖汽人憑藉著一股韌性和毅力,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專屬車道”。

機遇出現。彼時,恰逢湖南汽車產業興起,各類汽車製造行業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學校領導班子決定順勢而為,大力發展汽車專業。2013年7月,經省**批准“株洲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同年10月,學院成為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株洲市人民**共建單位。

翻開官方釋出的歷年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全國排名榜,該校近5年的“快車道”發展路徑清晰可見。

337位,是2015年的排名。不過一年時間,榜單上的數字便跳動至128位。

2017年起,持續發力,103、78、76位,排名逐年上升。

最新的2020年榜單,湖汽職院在全國排名第70位,成為我市僅有的兩所進入該榜百強的高職院校之一。

全省首批8所卓越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立項建設單位,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全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50”強,一大波榮譽紛至沓來……

“國家級優質校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鄧志革等學校領導團隊清楚地認識到,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不斷增強內生動力,方能贏得先機。

多年來,該校堅持黨建引領,以基層組織創先爭優、學生黨員“先鋒工程”等活動為抓手,全面推進學校黨的建設,使黨組織的戰鬥力和黨員隊伍活力不斷增強。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探索實施“思想導師制”,切實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強化對群團工作的指導,形成了獨特的黨建思政模式。

視野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近年來,學校主動適應長株潭汽車產業迅猛發展勢頭,堅持主動服務湖南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不動搖,堅持深度融入汽車產業構建特色專業體系不動搖,堅持培養汽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不動搖,致力打造國內一流特色院校。

細化評價,培育“芙蓉汽車工匠”

一項由湖南省教科院職教所牽頭、旨在培養“有湖南人特質,有工匠精神,有精湛技藝,有創新本領”的“芙蓉工匠”教改專案,在湖汽職院試點推進已5年有餘。

專案推行間,該校汽車專業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僱主滿意度、母校滿意度等指標連年增長,均達到或超過95%,從在湖南高職院校排名二十位之後,一躍而進前三。同時,學校有近七成畢業生選擇本省就業。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北汽集團株洲分公司高階技師,吳端華還有另一個身份——湖汽職院畢業生。

從1996年跨入汽車維修行業到2010年入職北汽株洲分公司,再到2012年入讀湖汽職院,邊工作邊深造的吳端華,就讀期間擔任著企業職工創新工作室領頭人,每月僅製作工裝改善就達10項以上。

既是企業人,又是學校人,吳端華這樣的學生、老師,在北汽株洲分公司和湖汽職院有很多。從2009年北汽股份****落戶株洲至今,十年探索、十年合作、十年深融,目前北汽已有超過六成員工畢業於該校。

學校校長羅先進表示,根據大資料統計,學生在畢業3年內即能成為行家裡手的,該校佔比接近四成,起薪點更是年年看漲。“好用”“發展後勁足”,也成為越來越多的企業對該校畢業生的中肯評價。

優質的學生源於優秀的管理。在湖汽職院,有一個“思政培訓班”,參培者為思想品德和行為規範評價不達標的學生。“標準分為80分。”羅先進介紹,上課遲到、亂扔垃圾、無故缺席班會、不整理內務等都是扣分項;技能大賽獲了獎、積極參加運動會、做義工等則是加分項。

在該校,如此細化的評價體系還有諸如寢室6s管理、實習實訓6s管理、畢業生跟蹤調查問卷等,全都對標“芙蓉工匠”新生代職業素養評價指標體系、量化測評體系、專業技能抽查實施方案、畢業設計抽查實施方案。

名師引領,雙師素質隊伍大幅提升

沒有司機、不用控制方向盤、剎車、油門全電腦控制,只需輕觸按鈕切換,觀光車便穩穩地行駛在既定區域上……在湖汽職院,該校自主研製的無人駕駛觀光車備受來訪者青睞。 這輛小汽車可大有來頭,它是依託學院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共建的院士專家工作站共同完成研製。2017年12月4日,“李德毅院士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工作站”正式簽約落戶。

在高職院校建設院士工作站,全國並不多見,在湖南尚屬首個。據瞭解,湖汽職院下設士官教育學院、車輛工程學院、車輛運用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等七個二級學院,開設汽車類、機電類、資訊類、經貿類等專業30個,有全國職業院校示範專業點2個、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1個等,建有全國高職院校唯一的以汽車智慧駕駛技術研究為重點、以中國工程院李德毅院士工作站為核心的“1站+10中心”汽車全產業鏈協同創新平臺。

在該校,除吳端華外,還有湖南省勞動模範鄒毅,獨當一面的銷售新兵易冰浩,湖南省技術能手彭博,北京智尊保汽車科技****楊華軍等一大批行業翹楚設立了大師工作室。

吸引了名師,留住名師,以名師為引擎帶動更多教師成長,學校雙師素質隊伍大幅提升。目前,學校有專任教師563人,雙師素質比例為81.87%,而汽車類專任教師雙師素質比例達到100%。

緊盯產業,校企合作走入“深水區”

“湖汽職院有個‘寶馬’班,我這次就是衝著它來的。”在該校今年5月份舉行的單招中,多名報考學生表達了對“寶馬班”的嚮往。

“與寶馬合作,還得過關斬將。”該校黨委委員、科研處處長李治國回憶起來,仍很激動。

首先,得由區域經銷商聯名推薦,考驗學校長期與市場接軌的能力。其次,寶馬主管實地考察,學校軟硬體條件,是此輪競爭的唯一標準。第三輪則是“師資pk”,由大約10個左右的入選學校,各自挑選10名老師,進行試講,“哪個講得好,哪個學校就能佔得先機”。第四輪時,寶馬高層會親赴學校,拜訪校長,看學校高層,對校企合作的重視程度。

最終,“寶馬班”落戶湖汽職院,學校投資700多萬,建設“bmw教學樓”。

該校畢業生李縣生畢業後順利就職於寶馬旗下企業。他告訴記者,寶馬的所有資料都是對學生開放的,學習當中遇到的問題,可以遠端查閱寶馬總部的資料,直接與寶馬總部對接並獲得答覆。

其實,不僅僅是寶馬,該校還有眾多專案班供學生選擇。在保時捷專案班,分別擁有技術和非技術學員30人、35人,就業率非常高,大部分畢業生都進入了保時捷中心工作。

圍繞產業鏈“訂製”專業鏈,專業設定緊跟產業發展步伐,隨著經濟方式的轉變而“動”,跟著產業的調整升級而“走”,圍繞企業技能人才需求而“轉”。經過不斷的調整、增減,該校的專業設定與地方經濟的契合度更加緊密,也讓越來越多的知名車企、校企合作專案“扎堆”落戶到了學校。

如今,學院建成有沃爾沃中國唯一培訓基地、上汽大眾中南地區唯一培訓基地、寶馬湘贛黔三省培訓中心、保時捷六省培訓中心、福特湖南唯一培訓基地。還與三一重工、中車時代電動汽車等共建實訓基地,與廣東有道汽車集團、北汽株洲分公司等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十年十二大知名車企校企合作專案,企業共投入總價值5300多萬元的教學用車近100臺、設施裝置530套(臺),各類技術標準、培訓標準等近1000個。

校企共建使得學校畢業生成為就業市場上的“香餑餑”。資料顯示,近三年,汽車類專業學生畢業初次就業率平均達95.6%,對口就業率平均達87%;37.5%的畢業生在崗位上成長為“汽車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