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友們:晚上好!
今晚交流下咳嗽的**。古語說:“外不治廯,內不治喘。”此類病的**的確有部分人纏綿難愈。我**咳嗽經歷了三個層次:1、研究專病專方,比如熱咳用小柴胡湯合麻杏甘石湯、麻杏甘石湯合葛根芩連湯加桑白皮,寒咳用三拗湯合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小柴胡湯合止嗽散等,療效喜憂參半。2、讀了唐步祺先生的《咳嗽之辨證論治》一書後,能靈活辨證用方,療效大增,建議學友們也看看此書。3、學了徐老師的平脈辨證,緊扣三陰三陽經脈法辨證用方,用方靈活,方劑使用面廣,療效有進一步的提高。
下面交流三個效佳病案,實際臨床中並非都能如此精彩,往往都需要幾診才能搞定,目前咳嗽最短療程的是3天搞定,最長療程的服藥2個多月,開方13次才搞定了。
案一:肖某,男,45歲。2012-12-5 右寸浮滑數,關弦滑,尺沉弦,左寸浮滑數,關弦,尺沉弦。舌紅苔薄黃。訴:咳嗽,痰不易咳出,痰色黃白相間,胸悶,口渴,惡寒,無汗。辨證:太陽陽明合病
處方:麻杏石甘湯合小陷胸湯
麻黃10杏仁15石膏30甘草10法半夏15黃連10瓜蔞皮30五劑愈
按,病人左右兩寸浮滑數,病在太陽陽明。脈滑主熱,脈弦主痰飲。病機為風寒外束衛氣,肺鬱而化熱,熱灼津液而成痰,痰熱之邪凝結於心下。條文依據:1、水,發其汗即已。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浮者宜杏子湯。杏子湯方(未見.恐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2、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案二:劉某,女,75歲。2013-3-16右寸沉細,關沉細,尺弱,左寸弦滑稍沉,關弦細,尺弦細。舌淡苔白膩水滑。訴:咳嗽,痰清稀,飲食差,手足不溫,有慢性支氣管炎史。辨證:太陰病 處方:理中湯加仙靈脾巴戟天
黨蔘15白朮15乾薑15甘草15仙靈脾30巴戟天15五劑愈
按:病人右寸關沉細,病在太陰。病機為脾胃陽虛,中軸無力運轉,圓運動不圓。選理中湯溫補中焦之陽,加仙靈脾巴戟天是學徐師**咳嗽的經驗用藥。
案三:楊某,男,68歲。2013-10-5右寸弦稍沉,關沉弦,尺沉細,左寸沉弦,關弦,尺沉細。舌淡胖大,苔白膩水滑。訴:咳嗽,痰清稀,頭暈目眩,惡寒四肢冷,飲食可,大便如常,小便清長。辨證:少陰病 處方:真武湯加味
制附子15茯苓15白朮10白芍15乾薑10細辛10五味子10生薑9片五劑愈
按:左寸沉弦,病在少陰。病機為陽虛夾飲。條文依據: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若咳者,加五味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
小結:我在**咳嗽中,目前除了皂莢丸,葶藶大棗瀉肺湯、澤漆湯等沒用過之外,常用的還有小青龍湯,小青龍湯加石膏,小青龍湯加附子,射干麻黃湯,厚朴麻黃湯,苓甘五味姜辛湯,麥門冬湯、四逆散、小柴胡湯等。同時,根據徐老師的平脈辨證,按有什麼脈對什麼證就用什麼方的原則,一些不是**咳嗽的方劑也使用過,比如用當歸芍藥散、五苓散、桂枝茯苓丸等也**過咳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充分體現了平脈辨證的優越性。
jzzy
很好的案例,學習了。右寸浮滑數,關弦滑,尺沉弦,左寸浮滑數,關弦,尺沉弦。是否說明肝經不好,未見疏肝。案例二左寸弦滑稍沉,關弦細,尺弦細。舌淡苔白膩水滑。也未見疏肝、滲溼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