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頂撞上司四條原則

2022-09-08 12:38:24 字數 1972 閱讀 7868

文/劉勇

說服上司並不是總能夠奏效的,很多時候上司會堅持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我們就有兩個選擇,一是表示支援,堅決執行上司的決定;二是採取更加激烈的方式,也就是“頂撞”的方式,比如爭吵,或者乾脆拒絕執行上司的決定等,來表明自己對上司決定的反對和不認可。但這樣的話,我們就會承擔冒犯上司,甚至丟掉飯碗的風險。

當上司表現糟糕的時候,不去“頂”自己的上司,肯定不會成為一個好下屬,但也不能簡單地說能“頂”自己上司的下屬就是好下屬,有許多優秀的經理人最終不得不選擇離職走人,就是因為“政見不同”,把老闆給“頂”煩了。

所以,“頂”要頂的對,頂的有道理,頂的讓上司能夠接受你、感謝你、欣賞你。這才是一個有智慧的好下屬。

1.能不頂就不頂

由於我們和上司的追求不一樣,所處的位置不一樣,以及掌握的資訊、承擔的壓力等等都有很大的不同,我們與上司之間的想法存在差異是正常的,但並不能代表我們的想法就是正確的,上司的想法就是錯誤的。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考慮,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問題,是一般性的商業決策,還是與法律道德有關。以及你有沒有義務去頂,這是不是你應該“操心”的事,是不是超越了你的職責範圍等等。

所以,當你想要頂撞上司的時候,一定要綜合分析和評估“頂”的道理和風險,清楚頂的有沒有道理,頂的有沒有價值,能不頂就不要頂,這是首要的原則。

2.瞄準了,再射擊

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不頂,因為有很多問題是沒有頂的必要和價值的,但也有一些問題是必須要頂的。比如涉及重大的商業決策,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重大的風險和損失,以及涉及法律和道德的原則性問題,有可能會給企業和上司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

這種情況下,你就需要頂,即使是必須要頂,也要講究“頂”的方法和技巧,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頂,想怎麼頂就怎麼頂,想頂幾次就頂幾次。你只有有限的幾次機會,瞄準了再射擊。就如孔子曰“事君數,斯辱矣。”經常質疑上司的決定,會自受其辱的。

《馭上之道:如何與不同型別的上司相處》作者,資深人力資源主管貢扎格·杜福爾認為,如果你一直對上司說不,或者質疑他的決策,他很可能會想方設法地開除你。你要一直等著,直到你確信,你的老闆犯了一個重大錯誤,或者直到你想出一個更好的主意,並且你對此很有信心。只有這個時候,你才能出擊。僅僅挑戰一個觀點或者質疑一個決定是遠遠不夠的。

從這一點來說,你就是一個狙擊手,要有耐心,你只有很少的機會,甚至只有一次機會,只有真正的目標出現了,你才能扣動扳機,否則,只會“打草驚蛇”,不會有什麼收穫。

3.要有底線,不要頂過了

我們說,要等待機會,瞄準了再出擊,但也要講究一個“度”,選擇適合的“火力”,不能因為有了“把握”就可以“大火力”攻擊。

也就是說,即使“頂”也要有個底線。知道頂到什麼程度就可以了,不要頂的過猛了,一旦頂“透”了,雙方都很難收場。

當你想要“冒犯”上司時,你要知道上司的底線在**。超越了這個底線,你有可能會讓上司很難看。如果上司難看了,上司就不會讓你好看。每個人都有自己可以接受的“底線”。不同的上司,不同的事件背景,頂撞的底線是不一樣的。你要根據上司的性格和事情的危急大小程度來決定你是不是應該頂撞自己的上司,以及如何頂,頂到什麼程度。

有的下屬頂起來沒有“底線”的概念,常常頂的上司沒有退路,沒有面子,出手有些狠;也有的下屬動不動就頂,今天頂了明天頂,出手有些頻。這不僅達不到頂的目的,也很容易把上司頂煩了,頂怒了,最終是自取其辱。

4.頂了之後中,要懂得還面子

頂撞上司必然會讓上司感覺沒有面子,如果你必須要頂撞上司,你就要想辦法在頂撞之後把面子還回去,讓你的上司感覺你不是和他作對,而是真誠地幫助他。特別是不要因為自己的頂撞讓上司在他人面前失了面子,相反要讓他感覺自己很有面子。

人人都需要面子,但上司的面子要比下屬的面子大。那些只知道頂撞自己的上司,卻不知道“還”面子給上司的下屬,最終會落得一個沒有面子的下場的。這不是上司“不講理”,而是你“不懂事”。一個有智慧的下屬不會放棄自我的追求,但他會讓上司知道自己是“最後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