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癌症已成為我國疾病死因之首。相關統計顯示,我國去年有280 餘萬人死於癌症,平均每天就有7500 人。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表示,中國癌症人數及癌症相關死亡人數每年都在以令人吃驚的速度上升,殊不知,這些病例中大多數本可以預防。對於癌症,多瞭解預防知識,應把風險因素控制在萌芽狀態;對抗癌症,除了預防和常規的**外,諸如姑息**等輔助**,也是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的必要手段。
三分之一癌症可預防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大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諸多癌症死亡與5 種可控因素有關,這些因素分別是:高體重指數、水果和蔬菜攝入量低、缺乏運動、吸菸及飲酒。其中菸草使用是最大的致癌危險因素,全世界約70%的肺癌死亡病例和22%的所有癌症死亡病例均與吸菸有關。吸菸可導致肺癌、食道癌、喉癌、口腔癌、咽喉癌、腎癌、膀胱癌、胰腺癌、胃癌和宮頸癌,二手菸可使不吸菸者罹患肺癌,無煙菸草可導致口腔癌、食道癌和胰腺癌。
超重和肥胖與食道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腎癌有關。經常鍛鍊身體、保持健康體重並堅持健康飲食,可大幅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
研究表明,如果平時水果和蔬菜的攝入多一些,則有助抵抗多種癌症。相反,過量食用醃製肉類可能會增加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酗酒或可導致口腔癌、咽癌、喉癌、食道癌、肝癌、結直腸癌和乳腺癌。與酒精相關的特定癌症型別在男性和女性群體中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平均攝入水平的差異。
如果說上述5 種與個人生活相關的可控因素是導致癌症的內因,那麼,環境因素則是導致癌症的外因。比如,燃煤造成的室內空氣汙染使肺癌發生風險加倍,特別是對於不吸菸的女性而言尤甚。全世界由於家用燃煤導致室內空氣汙染而造成的肺癌死亡約佔肺癌死亡總數的1.5%。另外,電離輻射和紫外線輻射等也是誘發癌症的因素。
阿司匹林或能預防結直腸癌
美國哈佛醫學院曾對135965 位醫護人員進行抽樣調查,參與調查者均有阿司匹林用藥史。與不定期用藥的調查者相比,定期服用阿司匹林者的癌症發病風險較低,特別是胃腸道癌症。不過,定期服用阿司匹林能否降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發病風險,目前尚不明確。
美國麻省總醫院腸胃病部臨床和轉化流行病學小組專家安德魯·陳表示,目前儘管可以向有意預防結直腸癌的人群推薦服用阿司匹林,但目前還不能以降低患癌的總體風險為由,向所有人群推薦服用該藥物。
姑息**提高患者生存質量隨著癌症**進入個體化時代,姑息**則呈現了更加鮮明的個性特點。但據相關調查發現,我國對姑息**的接納十分緩慢,大多數醫療資源都集中在**性**上,甚至不少晚期或終末期的患者仍然接受抗癌**,這反而於患者不利。世界衛生組織對姑息**解釋為:姑息**是為了緩解癌症引起的症狀,而不是**癌症。有統計顯示,姑息**可緩解90%以上的晚期癌症患者身體、心理和精神問題。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姑息**中心主任劉巍介紹說,姑息**本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對於癌症患者而言,它是在癌症常規性**之外的一種輔助性**方法。姑息**有三個層次:第一,對於癌症可**的患者,將抗腫瘤和姑息相結合,緩解症狀及**時的不良反應。第二,由於目前腫瘤早診早治水平有待提高,致使一些患者出現症狀時已是晚期。對於晚期患者,常規**收效甚微之時,則以姑息**為主,以緩解症狀,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第三,即臨終關懷,幫助患者在生命最後一刻認識到其自身價值,讓生命結束得有尊嚴,沒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