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漆器工藝三絕 古楠木雕 點螺 漆砂硯

2022-07-05 02:10:04 字數 989 閱讀 2593

揚州是我國木胎漆器的發源地,也是全國漆器的重點產區。有著兩千四百多年曆史的揚州漆器,與揚州城的歷史幾乎同步。源於戰國,興於秦漢,盛於明清,發展於當代的揚州漆器,在古今揚州漆器工匠的共同努力下,歷朝歷代經典之作層出不窮。而古楠木雕、點螺、漆砂硯更是被稱為揚州漆器工藝三絕。本報今選登部分當代揚州漆器中古楠木雕佳作,與讀者朋友們共同領略當代揚州工的精妙技藝。

古楠木雕《春溪幽谷圖》

創作於2005年的古楠木雕《春溪幽谷圖》,長寬高為215×50×175釐米。作品畫面採用了從洞中觀外景的形式,由內而外,表現大自然的美麗。揚州的雕刻大師充分運用了多種雕刻手法,雕出了洞中十多個層次分明的景點。近景山石環繞洞口,蒼勁的古鬆好似巨龍把守,萬年的鐘乳石層層疊疊地倒掛;中景山峰重疊,洞內溪水潺潺,山縫中瀑布急流,士大夫悠閒自得;遠景雲霧縹緲,整個洞中美景形象生動,栩栩如生。作品背面,由著名書畫藝術家、教授趙凱題寫了文徵明的一首體現正面作品畫意的詩作以及作者簡介,並用礦物石汞填寫字型,將一副春意盎然的優美景色描繪得恰如其分。作品在2005年榮獲“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嵌玉古楠木雕《疊嶂行雲》

創作於2008年的嵌玉古楠木雕《疊嶂行雲》,長寬高為128×120×45釐米。作品充分體現了揚州工藝美術因材施藝的藝術特點,以天然的千年古金絲楠木為主材,設計者在保留原材質形似一座山的基礎上,運用多種雕刻手法,並結合嵌玉工藝,將一座巍峨雄偉、意境幽遠的大山展示在人們的面前。該作品榮獲2008年“第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古金絲楠木雕《天道》

創作於2011年的楠木雕《天道》,長寬高為146×35×60釐米。設計者充分根據老子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一原則對作品進行了精心設計,以天然的千年古金絲楠木為主材,在保留原材質的基礎上,將作品中雲霧繚繞、泉水淙淙、古鬆蒼勁、林壑優美的秀美風光,按照一定的層次分明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作品右側,由著名書畫藝術家、教授趙凱題寫了白居易的一首詩作,充分體現了作品畫融於情的藝術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