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聯動、共享互鑑
蘇州自貿片區一週年制度創新成果
今日“開考”啦
8月17日下午,
蘇州自貿片區一週年制度創新案例專家評審會舉行。
在全面展示一年建設成果的同時,進一步提煉經驗,助力片區制度創新再上新臺階。
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蘇州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孫揚澄出席活動。
一週年
轉眼蘇州自貿片區
已經一週歲了
自掛牌以來
蘇州自貿片區
在開放創新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營商環境優化等領域
紮實推進各項試驗任務落地
圍繞制度創新先後出臺支援片區發展的政策檔案47項,推出涉及各領域改革創新舉措130餘項,形成創新性強、企業受惠面廣、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案例60餘項,省級以上“首創率”達60%。
評選十大優秀案例
日前,德勤中國從創新性、有效性、制度規範性、普遍適用性、風險可控性和特色性等6個維度,對蘇州自貿片區一年來推出的制度創新案例進行專項評分,最終20個案例入圍專家評審會環節。
在今天的評審會現場,各案例進行現場答辯,接受專家評委的點評與投票,最終選出的十大優秀案例將作為蘇州自貿片區成立一週年的改革創新成果予以釋出。
專家點評
01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國際**室主任、商務部全球價值鏈決策諮詢專家、上海市自貿試驗區決策諮詢專家、海南自貿試驗區(港)決策諮詢專家沈玉良認為,
制度創新實踐與複製推廣是自貿區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創新的原生動力。不管何種創新都一定基於產業發展,聚焦市場主體的需求與取得的實際效果”。
02在同濟大學發展研究院院長,國家自然科學**委、國家科技部、商務部、教育部評審專家任浩看來,
蘇州自貿片區在制度創新領域要注重開展差異化探索,體現在全國範圍內的首創性與獨特性,同時也必須要注重實施結果。
03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復旦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祕書長尹晨對蘇州自貿片區的各項制度創新案例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他認為一方面要提高站位,緊緊依託自貿區建設開展整合創新,另一方面要積極利用新的技術手段,進一步開啟制度創新的大門
。自貿區聯動創新區
為增強蘇州自貿片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形成“自貿區 聯動創新區”整體開放平臺協調發展格局,此次評審會還邀請聯動創新區的代表、自貿片區工作專班成員作為嘉賓團參加,共同研究**制度創新成果案例,共享自貿政策紅利。
截至目前
蘇州自貿片區已設立17個聯動創新區,涵蓋全市10個板塊,“新興產業用地10 n彈性出讓”“市場監管領域容錯容缺機制”“人才樂居保障體系”“一網通辦”等28項改革試點經驗已成功在聯動創新區複製推廣。
主要聯動專案
01常熟經開區內的蘇州光舵微納科技等兩家雙創人才企業在工業園區設立研發中心,解決了高階研發人員“招聘難”的問題;
02張家港經開區的中科院張家港奈米產業園等建成投運,張家港市積體電路產業促進中心揭牌;
03吳中經開區充分利用區內檢驗檢測產業集聚優勢,積極探索與自貿片區“保稅 ”平臺聯動,推動區內檢驗檢測企業與園區綜保區內的檢驗檢測平臺的對接合作,形成產業聯盟和配套服務;
04太湖度假區城投公司已與園區恆泰達成合作協議,合資成立恆太公司來運營管理度假區中海商業專案,促進度假區商業專案的提質增效;
05相城經開區深化蘇相合作,與陽澄湖科創園內科創載體進行有效對接,共建新的孵化器平臺加快實施中日(蘇州)智慧製造產業合作示範區建設。
下一步,蘇州自貿片區
將進一步發揮與各聯動區聯動發展優勢
在全市通過多向賦能打造制度整合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