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經常做作業做幾下發呆,時間都是被這樣浪費的,要不就是拿著筆欲寫又不寫,明明照抄的字句他都要停頓,還有寫字特慢!!”
一位媽媽,在看了我的文章《孩子做作業拖拉,是因為80%的家長都做錯了》後有感觸,提出這樣的問題來。
孩子年幼,手部小肌肉不發達,握筆寫字有困難。
針對這個問題,家長一方面要對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加強鍛鍊,一方面要縮短孩子寫字的時間和數量,甚至暫時還不適合寫字。7歲上小學後,是鍛鍊孩子寫字的恰當時機。
因為寫字是精細活,而且需要一定的手部力量和心力,對家長易如反掌的事情,對孩子可能卻是無法逾越的高山。鍛鍊孩子的手部精細運動有“拿捏捧抓”等,平時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和事情,都有助於鍛鍊孩子的手部精細運動,例如拿勺子自己吃飯,擇菜,擺碗筷(塑料的,木頭的),搭積木,收拾玩具等等。
孩子的任務安排過滿,沒有休息機會。
如果家長給孩子安排了過多的事情,上學,興趣班,課外班。節奏快,任務多,孩子就沒有喘息的機會。
不如每天空出半小時,讓孩子獨處,任他搭積木,擺弄玩具,無所事事,給他單獨空間,讓他自己專門用來發呆想事。
孩子還沒有形成任務意識和責任心。
家長或者老師交待的任務和作業,孩子沒有引起重視,沒有形成規則意識的話,就不把這事當事。
家長需要規矩孩子,首先需要給孩子的任務限定時間。吃飯只有半小時,吃不完就收走,沒吃就餓著等下頓再吃,中間沒有加餐零食。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捱餓,而是形成吃飯定時不拖拉的好習慣。
做作業只有半小時,做完才能看動畫片。如果孩子無限拖拉,需要設定懲罰措施,例如剝奪睡前讀故事時間,取消明天的零食等等。
作業不會,太難或者太簡單。
在擬定規矩或者做作業的時候,家長要注意,要符合孩子現有接受能力,任務不過於難或者容易。太難不會做,挫傷積極性;太簡單沒興趣,提不起興致做。如果不知道孩子的水平,可以先設定一個任務,看孩子表現再調整。
孩子做作業發呆,寫字慢,家長需要和孩子溝通,找出具體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批評指責。
人不是問題,問題才是問題;問題不是問題,解決問題才是問題。把關注點放在解決問題上,才能更冷靜的思考,找出對策。聰明的家長們,你們是這麼做的嗎?
作者簡介:
唐輝,兒童心理諮詢師,團體諮詢師。
曾出版書籍:
寶寶入園-陪孩子度過入園關鍵期
幼小銜接-陪孩子度過幼升小關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