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食物來拯救你—腎性貧血
文/柳園
對每一個腎病患者而言,是伴隨的一種常見疾病,大家時常討論怎麼吃才可以不貧血呢?當然我們口口相傳的有很多補血的食物,但這些食物是否適合?效果如何?本期小編帶你讀懂這些“補鐵傳說”,解決理想與現實間的矛盾。
1腎性貧血和“普通”貧血的區別
2影響貧血的“三要素"
“三要素”中,鐵與飲食的關係最為直接,但是,並不是食物中所有的鐵都能改善貧血:
①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動物紅肉和肝臟中,易吸收,且吸收不受其他食物成份的影響;
②非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植物中,不易被吸收,吸收也會受到其他成分的影響。
3如何選擇食物
動物性食物:動物肝臟、血、禽畜肉、魚類(血色素鐵主要**)
植物性食物:木耳、紫菜、菠菜、穀類製品等(非血色素鐵主要**)
主要食物中鐵含量及其吸收率
4影響鐵吸收的因素
5關於“補鐵”的傳說
奶類和奶製品、蛋類含鐵量高?
每100g牛乳中鐵含量僅為0.3mg,每100g酸奶中鐵 含量僅為 0.4mg
蛋類中雖然含鐵不算少,但所含的卵黃高磷蛋白可抑制雞蛋中鐵的吸收
蜂蜜和葡萄乾雖然鐵含量高,但是進食少,所以不能作為補充食物鐵的主要**。
大家都說紅棗能補血
每100克乾紅棗的含鐵量平均只有2mg,且不說每100克豬肝的含鐵量可以達到25mg以上,就連油菜的鐵含量也可以達到每100克含鐵3mg。從這個角度來說,用紅棗補血只是個關於“紅”的聯想罷了棗能提供的最重要的營養元素就是維生素c。每100克鮮棗中的維生素c含量可以高達500毫克,只是待到紅棗晾乾,維生素c的含量就下降到了12毫克/100克。
6如何解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血紅素鐵多存在於肉類食品,
非血紅素鐵多存在於植物食品
vs
腎病患者低蛋白飲食,要求優質蛋白佔2/3
動物內臟的血紅素鐵吸收率高
vs
膽固醇含量也高
鐵強化食品
鐵強化劑的使用是有國標規定的,對於無機鐵化合物如硫酸亞鐵,儘管它是非血紅素鐵,生物利用率不如血紅素鐵高,但其可溶性好,有利吸收,相對的生物利用率也高,穩定性也好,國內嬰兒配方食品和其它許多食品都大量使用,且對於所有鐵營養強化劑的應用,不影響食品的色香味等感觀性狀。
鐵強化調味品
在中國強化鐵醬油中,每100毫升新增量為175mg-210mg,相當於每人每天通過鐵醬油攝入的3至4毫克鐵。這個計量下長期每天食用鐵醬油不會造成鐵過量攝入,對不缺鐵和不貧血的人不產生任何不利健康的影響。
總結1、科學合理飲食,建議腎病患者諮詢醫生和臨床營養師。2、可選擇鐵強化食品和調味品,即使不貧血的家人和患者一起食用也不會引起鐵過量,是安全的。
3、藥物補鐵亦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