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武就兩個字,強度。
沒有強度,就沒有發言權,武術不能拿嘴說話,要用手說話。
老話叫,不拿嘴談,拿手談。
公道不在人心,是非關乎實力。
不要被太極拳表面柔和給騙了,太極是陰陽一體,外柔不代表內也柔,是外柔內剛。
老話叫,如棉裹鐵。
太極拳強度從哪來?兩方面,矛盾和速度。
比如兩個人都向反方向拉繩子,繩子被拉直,出現緊繃狀態,這此時繩子充滿能量。
人體亦如是,只不過更復雜,因為是三維,六個方向。
人畢竟不是繩子,是活體。有矛盾,就有能量。
慢慢練拳,是矛盾最大化,如同上刑。
太極拳開始要慢練,四個字,強度耐受。
質量加速度,可以產生能量。但持續矛盾做功,慢速度練拳,也能產生能量。
太極拳練起來很輕鬆嗎,當然不是,沒有刺激就沒有改造。
老人講,真功夫要扒七層皮,是個比喻,不是真扒皮,說的是強度。
練的慢,要耐得住勁。
打個比方,平端一碗水,沒多沉,但要舉兩小時,這個滋味就是強度耐受。
這碗水會越來越沉,直到打哆嗦,拿不住。
太極拳練的就是耐受。
要想以快打快,就不要練太極拳了。
太極拳是以慢打快,慢怎麼打快,還是兩個字,控制。
能控制對方,你必須先訓練耐受。
意思是什麼樣的勁,一旦接觸了,都讓他動不了。
出手似鐵樑的意思,一出手,好像一條大鐵樑倒在你身上,讓你支撐不起。
老一輩人,講究搭手,武人愛面子,但更懂得禮數,這是中國的文化特點,寓意為文武不分家,比武是身上的學文。
一搭手,倆人都不動了,兩種情況,一種是,旗鼓相當,都不敢動,彼此一笑,也就撤手了。還有一種是,相差太懸殊,有一個動不了,一個能撤能留。在某些場合,強度不是用來打人的。
真的太極拳,練出來的勁,極沉!
沉勁的核心是堅剛,柔只是外在。
真的太極拳,最大特徵就是,內含堅剛之沉勁。
所以練推手,不要老打和平圈兒。
推手的真意是,一上手就要爭高位,爭取控制權。
低位的此時就要練柔化,兩個人一陰一陽。一個練怎麼放到對方身上去,一個練怎麼不讓放到身上來,彼此切磋,相互受益。
都要檢驗一下,自己練到什麼火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