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氣候溼熱,所以人們喜歡喝涼茶,愛吃涼粉,比起涼茶的苦澀,涼粉的爽滑甘甜更得人喜歡,於是,涼粉就成了廣州人夏天
很喜歡吃的消暑食品。
作為廣州地區傳統小吃,涼粉又稱仙人草,特點是清暑,解渴,除熱毒,用於治中暑,消渴,降血壓。
從前賣涼粉的多是挑擔者,穿街過巷,沿街叫賣。
後來怎樣擺上了茶樓,
這可是有一段故事。
涼粉的歷史
涼粉是清朝咸豐年間一個叫做“大隻威”的人發明的,“大隻威”在西關開涼茶鋪,也常賣一種叫涼粉草的藥,並教人用涼粉草煲粉葛,醫治咽乾咽痛、暑天煩渴。
後來又因為小孩都不太喜歡喝藥,於是他就用涼粉草合葛粉調煮,再冷凍成糕,吃時再拌上糖膠,取其名曰'涼粉糕'。果然,小孩都十分喜歡吃此涼粉糕,這樣既可治病保健,又可作甜品食用,真是兩全其美。
後來,這個方法很快就在廣州流傳開去,無論涼茶鋪還是甜品店都製作售賣這種涼粉糕了。
現在想吃廣州涼粉,隨便一家甜品店都可以吃到,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自己做。
涼粉的製作
涼粉草是製作一份正宗涼粉所需要的原料,又叫“仙人草”。通常在春、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晒乾待用。而仙草幹,則屬臺灣苗栗縣九華山的仙草幹最為出名。
氣微,嚼之味淡甘,有膠性。做的時候,把涼粉草放在大鐵鍋裡用水熬,經過約一小時,鍋裡的水就會變成墨綠色的涼粉水。
這時候把涼粉草撈起,然後慢慢地往鍋中沸騰著的涼粉水兌進粘米粉。一般是一斤涼粉草兌1.5斤米粉。然後一邊兌一邊用勺子攪拌,當攪至稀糊狀時就倒到大桶或大盆裡,讓其自然冷卻,加上糖膠、煉奶或蜜糖拌吃,一份涼粉就成了。
在廣州,這叫涼粉,但在潮汕,卻有了另外的名字——草粿。
和筍粿、粿條、菜頭粿一樣,
草粿是當地人有感情的日常小吃。
同樣,在客家涼粉又被喚作仙人粄,農曆入伏吃“仙人粄”是客家人的習俗,據說這天吃了“仙人粄”,整個盛夏都不會長痱子。
在“仙人粄”中調入蜂蜜,再灑上點香蕉露,
食之清甜爽口,沁人心脾。
而在閩南,臺灣等地區,涼粉又有了新名字——燒仙草
。有些人會疑惑,燒仙草和涼粉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燒仙草之於涼粉,區別就是不同的加工工藝。
以前傳統的燒仙草顧名思義,
便是燒製仙草而成,
換言之,雖然這倆貨是同一個孃親生的,
但是後天成長便迥乎其然了。
現在,在超市裡經常可以看見,製成罐頭的涼粉或仙草汁,
不過口感沒有手工製作的爽滑有彈性。
冷凍飲料也有販賣工廠製作的罐裝仙草,呈碎粒塊甜飲,名為仙草蜜。這些不過都是燒仙草的其他存在形式。
人們吃仙草,主要是把它切成小方塊,再簡單地加上糖水和碎冰即可飲用。雖然也有熱飲,但還是以凍吃為妙
。糖水浸製的扁豆加上q彈的珍珠,每一口的清涼令人心境平和。如果配上花生軟硬結合,口感更加一流~
在夏天,一碗冰涼的涼粉,就能將心中的悶熱清除得一乾二淨,
簡直是飲品界的一大王者,
清熱消暑的聖品。
看完,小編都覺得身心清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