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基金周曉明 少就是多 簡單投資優選貨基和指基

2022-05-14 15:46:23 字數 1655 閱讀 8496

為了更好地幫助投資者把握這一投資風口,5月18日,由天弘**主辦、中國**報協辦的“與時代共振,話指數浪潮——致敬中國**業20週年,指數**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行,金融界**受邀報道此次盛會。

指數化投資作為資產配置的重要一環,需要行業不斷的探索、創新。在智慧投顧、策略組合、雲端計算、大資料等新技術和服務下,指數化投資又會迸發出怎樣火花,探索出哪些新的業務模式呢?天弘**副總經理周曉明發表《指數**的業務邏輯》為主題的演講。

周曉明在演講中指出,使用者投資需求主要有兩種:一是追求本金安全,在此基礎上獲得一定的利息,對收益期待不高;二是追求權益投資回報,通過承擔風險來獲取超額收益。

另外,指數產品可衍生和搭載多樣化服務,為智慧投顧服務提供便利和清晰的底層工具池的同時,培養客戶的權益投資心智。

以下為周曉明演講實錄:

周曉明:公募**20年的歷史真的是值得回味。先鋒**林曉東先生講指數**,我有很深的感觸,為什麼在美國有那麼多人質疑和批判指數**,我覺得有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發展太快、發展太大。就像我們今天貨幣**在中國面臨的問題一樣,有很多問題值得討論。今天從這個會議一開始,剛才各位對中國指數**的發展給予很高的預期,我們希望之後關於指數**的討論、質疑乃至批評都會越來越多,這樣業態都會越來越向前邁進。之前的幾位嘉賓都是研究者或者專家,我是一個賣**的,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指數**的業務邏輯。我們這樣一個業務是怎麼樣去契合客戶的需求,怎麼樣來組織我們的資源,同時怎麼樣能夠搭載各類的服務。

我們先從客戶說起,這個話容易被很多人吐槽或者質疑。我想來想去我們那麼多琳琅滿目的理財產品,包括五千只的公募**,近十萬只的銀行理財產品,以及pe的,私募的等等這麼多的理財產品,滿足客戶的需求抽象出來就是兩個,一個是客戶的風險向下去,要追求本金安全,同時獲取利息,不管是銀行存款的利息,還是債券的票息,或者說一些與之相接近的貨幣**的收益等等,都屬於客戶在這個預期、這個訴求下。那麼在這個之外,還有一塊就是投權益,你把錢借給別人拿利息這是一種收益,你承擔的是信用風險,另一個你要想多賺承擔本金的風險,承擔投資的風險,這個是伴隨著科技進步,人口增加,經濟發展而風險經濟增長的收益。抽象出來說,客戶就是兩種需求,前者有一系列的產品來滿足,公募的權益**是滿足投資者這樣需求的很重要的產品。

同時隨著fof的推出,養老金市場的發展,包括現在很多私募**開始配置指數**,**投資的機構化是未來的趨勢,那麼在這個領域裡面,指數**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成本的問題,剛才林曉東先生做了非常生動的解讀,降低投資成本就是提高收益。那麼在中國大家對投資成本的關注還是不夠,主要是來自於機構的成本約束不夠。比如美國要求投顧只能收1%以內,我們還沒有這個規定。還來自於大家的收益預期。有一個小例子,有一次我跟一個廣州的朋友聊北京房屋中介費2.5%,嚇他一跳,他說北京的房子動輒一千萬,我們那裡中介三五萬。這個交易成本是由市場的預期收益決定的,在上一輪牛市的時候,大家不關注交易成本,買了**三個月就翻番。後來都是剛兌,也不關注交易成本。當剛兌打破,尤其**投資機構化,交易成本關注就成了一個突出的問題,交易成本對我們投資收益的吞食會受到大家的重視。當年的營業部**票,千分之二點五的交易手續費,兩個來回就是1%,很多**都把自己的錢貢獻給了營業部。降低成本的另外一面,就是指數**對於**公司運營成本的降低也是一個非常顯著的點。剛才我問vanguard3.8萬億的被動,三萬億的權益,八千億的債券,總共100個投資經理,主動投資**經理一定是遠遠超過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