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憶一句,“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擁抱,回一聲,“未老態龍鍾,後生可畏”。
老同學聚會
徐保衛 春暖花開,其樂融融。市一中(68屆)一五班的部分老同學,在望得見瑞光塔的一個酒樓,聚會了。十分難得,十分值得。
青春的外號,往往記不住姓名;年輕的回望,常常認不清面龐。但是,我們都說,老同學,是一堂生動的講課,是一張難忘的鄰桌,是一段耐讀的書文,是一本共同的作業。
我們14歲時,考進了市一中,在一起讀書做學生;我們18歲時,毅然上山下鄉,在一起當知青;我們花甲之年,又一起坐在了圓桌旁;經過了半個多世紀,今天,老同學聚會在一起,我豎豎大拇指,你說說不了情,他誇誇了不起!
想當初,我們一五班應該有50多位同學。今天,還有同學沒有到來,有的是正好沒空,有的是沒法聯絡上,所以,有點遺憾的。可喜的是,我們當初的班主任老師來了。班主任,歸老師(當年還教我們數學),今年已經80多歲了,耳聰目明,手腳利索,他一定要自己過來參加聚會。
聚會時,歸老師把留在身邊半個多世紀的十多張同學的小**,分發到各自的同學手裡。看著**上青澀的自己,有同學亂了灰白的頭髮,熱淚盈眶,和老師緊緊擁抱。此情此景,師生感恩,讓人不由地感動又感動。我們和老師,曾經一起年輕過,現在,我們和老師一起年老了,能不讓人感動嗎?
女同學,依舊溫文爾雅;男同學,難抑真情流露。同學老,感情好。品品新一年的茶,咪咪舊一年的酒;談談那年那月的嚮往,敘敘漸行漸遠的往事。過去的日
子,從上世紀1965年,到新世紀2017年,
上學,下鄉,回城……記憶與聯絡一樣,時斷時續。人,可以退休;聚會,不可以退休。我提議,每年的3月28日,是我們老同學聚會的日子,希望明年,老同學來的更多。
不怕老同學笑話,我在老同學通訊錄的留白處,寫下了如下的幾句話。
母校面貌,曾是古色古香,現是感覺年輕;同學面貌,曾是春色生香,現是感覺年老。無論生平,無論身價,老同學,平起平坐;無論聲望,無論生活,老同學,一視同仁。握手,憶一句,“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擁抱,回一聲,“未老態龍鍾,後生可畏”。上學時,那近世紀的心香紫藤,舉世聞名;退休後,那半世紀的心儀同學,一生難忘。齊祝福,身體健康,生活平安,家庭幸福;共祈願,思想靈動,心情開朗,歲月安享。
五十多年,彈指一揮間。老同學們,要合影留念。我,大概是喝了小酒,大概是站在高凳,更多的大概是激動吧,把持手機拍照的手,不怎麼穩當,回家在電腦上一看這張集體照,時光過隙,疊影當年,不怎麼清晰。明年3月28日再聚會時,我一定不忘帶上單反相機,不只是為了清晰集體照,還為了清晰老同學的深厚情誼。
當晚,我有一夢:當年的班長,一聲喊:起立!”老同學們,齊聲喊:老師好!”“ “歸老師,一手攙起老愛人,一手撐在臺面,嗓音沙啞:同學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