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聚會之恐聚症

2022-04-27 03:30:57 字數 1212 閱讀 6379

恐“聚”症之一

男生怕比官大 

恐“聚”症之二

女生怕比老公

女生聚在一起,剛開始是東一句西一句地閒話家常,但不知不覺就有了比較的心態,她們比穿著、比名牌、比手飾,但最重要的還是比老公, 因為,在外老公是家庭的支柱,是自己嫁得好與不好的一個風向標,老公的升遷、獎金的多少、小車的檔次都成為自己在同學面前炫耀的資本,就算當家庭主婦,也會有人羨慕地說:“你命真好,老公能掙錢,讓你享福!”但如果換做是老公單位效益不好的,那感覺比自己沒工作還丟人。

恐“聚”症之三

未婚:怕帶家屬 

大男剩女們看著別人都拖家帶口的前來,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出現在同學會上,讓人好生羨慕。有朋友關心詢問大齡男女什麼時候成家時,這些孤單的未婚者,只有強裝笑臉,敷衍幾句,而內心卻黯然淚下,從此在同學聚會中銷聲匿跡。

恐“聚”症之四

已婚:怕見舊情人

當年風流倜儻的情種情仙情聖們在開同學會時,有老婆每半小時就查崗一次,起因就是“同學會同學會,拆散一對是一對。”同學會上,遇到當年的戀人,更是別樣滋味湧上心頭,有同學酒後吐舊情,揚言:要浮頭不要潛水,要明思不要暗戀,要有緣不要無份,立志將決戰於千里之外,要讓一堆堆乾柴烈火燒它個三天六夜,也不管要飛出多少隻蛾來…這都是聚會惹的禍!

恐“聚”症之五

眾人:怕賬不明 

“親兄弟,明算賬”,更何況是同學。

有同學參加高中同學聚會,十多名同學一起吃了一頓飯,卻被要求每位繳納500元,與支出明顯不符。組織者表示500元收去之後,多餘的作為下次同學會的經費。這讓在座的同學們頗為不滿:十來年才聚一次,下一次同學聚會不知何時,這剩餘的幾千元怎麼令人放心?!

這類同學聚會恐“聚”症,聽起來奇特,其實是一種人際交往中過於自尊與過於自卑互動作用的心理表現。

人們期盼參與同學聚會,是為了追憶逝去的美好歲月,述說工作上的壓力,緩解生活中的緊張,排遣情感上的鬱悶以及相互砥礪,從同學那裡尋找一份心靈上的慰藉,在成功者身上獲得一種力量,從失意者那裡獲得一種啟迪,相互勉勵,相互支援,攜手共同面對社會的競爭,共圖個人事業的發展,這是同學聚會最大的價值所在,也是人們對同學會心馳神往的魅力所在。

如果同學聚會的組織者,能考慮到每一位聚會同學的心情,掌握方方面面的情況,並在聚會時形成學生時代那種團結友愛、純真美好的氣氛,那麼這樣的同學聚會就能讓同學情誼長久珍存,當然也不會產生所謂的恐“聚”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