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利那些事兒4 三大油脂之間的套利可行嗎?

2022-02-19 18:50:22 字數 4215 閱讀 3992

目前世界上年消費量最多的三大油脂依次是棕櫚油、豆油和菜油,恰好這三大油脂也在國內商品交易所上市了,由於同為油脂,在功能上存在一定的替代性,同時各自本身又存在季節性差異,所以三大油脂之間經常會出現一些套利的機會,例如豆棕套利、菜棕套利和豆菜套利。其中豆棕套利是大商所的標準化合約,而菜棕套利和豆菜套利都是跨交易所的非標準化合約。

聊一聊三大油脂

先說說豆油,絕大多數交易者對豆油應該都不會太陌生,但是如果你對生活觀察細緻,你會發現,近年來超市的貨架裡豆油越來越少了,而葵花油等更健康的小品種油卻增加了,出現這種現象的可能性原因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生活的質量,追求更健康的食用油,所以增加了對高檔健康的小品種油的需求,降低了對傳統三大油脂的需求。

再說說菜油,我曾在《教你炒**88:菜油這麼好的機會,你為什麼不敢買?》一文中簡單介紹了一下,結果有的網友看了之後竟然買成了豆油,我也很是無奈。菜油在我國南方用的多一些,從全球來看,加拿大產量多一些,歐洲的使用量也不錯,與棕櫚油和豆油相比,其需求量稍微差一些。

最後聊聊棕櫚油,這個是世界上年消費量最大的油脂,然後似乎卻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油棕是多年生植物,其莖長出突然表面需3-5年,形成掌狀有皺摺的正常葉片要3-4年,投產時間要在8年以上。每年4-5月花期,11-12月果熟。油棕果實中有兩種不同的油脂,從果肉裡獲得毛棕櫚油(cpo)和棕櫚粕(pe);從果仁裡獲得毛棕櫚仁油(cpko)和棕櫚仁粕(pke)。油棕的經濟壽命在20-30年,自然壽命可達100多年。 我看了一下棕櫚油在非洲的生產過程,感覺不是很衛生,也不知道印尼和馬來西亞那邊是如何生產的。

生物柴油是新的需求點嗎?

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開始更加註重健康,所以對更健康的小品種油的追求開始上升,傳統三大油脂的需求有所下滑,同時三大油脂中除了菜油之外,豆油和棕櫚油的庫存基本上都在歷史上相對的高位,那麼這樣高的庫存該怎麼處理呢?市場給出的答案是利用生物柴油作為新的需求增長點!

通常來說,當****高於80美元/桶,cpo**低於520美元/噸,同時汽車製造商使用b10生物柴油為柴油車提供擔保時,馬來西亞等一些國家才會提高生物柴油的摻混率。 這裡我們需要知道兩點:第一,什麼是b10生物柴油?第二,為什麼汽車製造商不願提供擔保?

未來汽車行業能源的轉換是一個趨勢,輕巧的汽車從汽油轉變為電動應該是大勢所趨,那麼笨重的卡車從工業柴油轉換為生物柴油是不是一個趨勢呢,目前還不好確定!

瞭解一下三大油脂的季節性規律

研究一個品種的季節性規律主要從**的季節性規律、需求的季節性規律、庫存的季節性規律以及**的季節性規律去分析。供給和需求的季節性規律可以通過庫存的季節性規律進行驗證,然後利用庫存的季節性規律和**的季節性規律進行交叉驗證,來判斷你分析的邏輯是否正確。當然,旺季不旺,淡季不淡,也是常有的事。供需變化,沒有固定規律,只有基於正負反饋的人性規律。 交易者不能完全照搬季節性規律去生搬硬套,關鍵是分析供需的變化。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三大油脂季節性的規律,主要是從邏輯上簡單分析,具體的驗證過程,感興趣的交易者自己去驗證一下:

菜油**的季節性波動,主要是由於菜籽**和天氣因素影響具有季節性。冬季是我國油脂消費的高峰,中秋、國慶、春節等節假日消費也拉動菜油的需求,9月底隨著雙節臨近需求增大,**開始回升;10月以後,氣溫開始下降,棕櫚油的消費逐漸減少,菜籽油消費開始增加。

冬季是水產養殖淡季,菜粕是水產養殖的主要蛋白原料,當冬季到來時,菜粕市場需求會達到一年中的低谷。由於壓榨量的顯著減少,將會導致菜籽油的**顯著降低,使得冬季菜籽油的市場**相對有限,支撐菜油****。

12月到次年1月,菜油進入消費旺季,**攀升,並保持高位,一直到新菜籽上市。5-6月份新菜籽逐漸上市,菜油**開始回落;7-8月份菜油**增多,**達到低點;此外,每年的6-7月份多為雨季,菜油屬於單產作物,所以乾旱、洪澇都將嚴重影響菜油產量。

豆油**的季節性波動,主要源於大豆**和天氣因素具有季節性。由於豆油**對於上游大豆**依賴性較強,北半球大豆收穫季節一般在9-10月,美豆集中**會造成豆油****。而冬季一般是豆油消費的旺季,因此,每年11、12月份我國豆油**止跌,而每年2月份,北半球大豆收割完畢,南半球大豆還沒進入大規模的收穫期,此時大豆**相對處於真空期,加之此時春節等節日導致需求較旺盛,所以2月份豆油**容易形成**趨勢。此外,6-7月份多為雨季,天氣因素的變化會影響農作物的收成,且5-6月份南美大豆開始上市,故每年的6-7月份豆油****呈下降趨勢。

全球棕櫚油主產國馬來西亞、印尼,一年四季都生產棕櫚油,其生產受當地氣候變化的影響,其產量呈季節性規律變化,每年的2月份為當年的最低水平,之後逐月增加,到9、10月份達到當年產量的峰值,之後產量又呈下降趨勢。

由於棕櫚油自身熔點較高,在溫度低時容易凝固,所以棕櫚油消費隨氣溫變化而呈現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夏季消費量比較大,冬季較小。一般為4月到8月份,隨著氣溫回升,棕櫚油消費量會上升,9月份到11月份,隨著氣溫逐漸降低,棕櫚油消費開始回落。12月份到第二年3月份,消費保持較低水平。

三大油脂的價差情況

菜油的上市時間是2007年6月8日,豆油的上市時間是2006年1月9日,棕櫚油的上市時間是2007年10月29日。我們先來看一下豆油和棕櫚油1809合約的價差情況,時間為2007年10月29日至今。

從圖中右上角區域可以看出,豆油和棕櫚油09合約價差均值在957,當下價差在790,位於均值下方,按照均值迴歸的思想,應該做多豆棕價差。從右下角區域可以看出價差的歷史分佈情況,也是位於均值之下,但價差分佈並不是很均勻,也存在長期位於均值之下的情況。再從中間區域下方的季節性走勢來看,在7-9月份,豆油和棕櫚油的價差往往會產生巨大的波動,蘊藏著套利機會。波動大的主要原因在於棕櫚油的波動往往十分劇烈!豆油和棕櫚油的價差與歷史同期相比,依然處於正常水平。

然後我們再看看一下菜油和棕櫚油的價差情況,時間跨度為2007年10月29日至今。

從價差均值來看,09合約歷史均值為1489,當下價差為1858,明顯是高於均值情況,這一點從右下角的價差歷史分佈情況也能看出,目前的價差卻是是偏離均值一定程度。就當前價差來看,一直是近幾年一來的高位,當然,這也是由於菜油的基本面偏強導致的,國儲低位、國內種植面積低位、國外種植也下降,需求相對穩定,而棕櫚油的庫存依然是偏高的,由於前期油棕的種植面積較大,所以**壓力還是存在的,聰明的投機者早就發現這個機會了,從而做大菜油和棕櫚油的價差,當前的價差符合兩個品種的基本面情況。當然,7-8月份菜油和棕櫚油的價差依然是波動比較劇烈,主要與夏季棕櫚的波動性較大有關。

最後再來看一下菜油和豆油的價差情況,時間跨度為2007年6月8日至今。

歷史價差均值是544,當前價差是1068,遠遠高於歷史均值,從季節性走勢圖來看,菜油和豆油的價差之間變化性對平穩,主要是與兩大油脂的季節性規律相似有關。單從近幾年的價差情況來看,當下的差價一直維持在近幾年的高位,當然也與兩大油脂的基本面情況有關,國內豆油庫存基本上創了歷史新高了,多菜油空豆油的套利把價差拉大的這麼大是可以理解的。

套利的機會在**?

單純從統計套利的思想來看,應當是做空菜豆價差或者做空菜棕價差,因為這兩個價差都是在均值之上,但現實情況是,菜油的基本面比其他兩大油脂好太大,你去空基本面好的,多基本面差的,邏輯上說不過去,雖然統計上似乎支援。我不太建議這樣做,如果真的想要做空這兩個價差的交易者,儘量選擇遠月合約去做。因為價差迴歸需要時間,迴歸的本質是基本面情況的改變,然而無論是菜油**的上升或者是其他兩大油脂庫存的下降都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當前的價差不合理只是給了你空間,你需要給自己和市場留下足夠的時間去修復,因此,如果真要這麼做,儘量選遠月合約做,個人不建議去做空價差。

然後,我們再來看一下豆油和棕櫚油是否存在機會,兩大油脂的特點都是庫存高,但是夏季是豆油消費的淡季,而棕櫚油的產量和消費都會增加,因此每年夏季是棕櫚波動比較劇烈的時候,價差在7-9月可能會波動比較劇烈。從統計上來講,豆棕價差有利於做多,從基本面來講,二者情況差不多,所以這個套利組合要比上面兩個套利組合稍微好一些。此外,油粕比當前處於歷史低位,部分套利者選擇了做多油粕比,這對於做多豆棕價差套利來說也是一種潛在的利好。

所以就09合約來說,三大油脂之間的套利,唯一可能存在一定機會的就是豆棕套利,即多豆油1809空棕櫚油1809。雖然油廠通常會棄油保粕,油脂上採取賣出套保的方式,但有一個不利的因素是,現在三大油脂基本上都處於各自歷史的低位,雖然基本面不是很好,但是這個位置去空的話,估計跌也不太順暢。

其實有時候套利和單邊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對於非標準化套利合約來說,交易者需要交雙邊保證金,資金使用效率較低,這和降低**單邊做多你看多的品種或降低**做空你看空的品種效果幾乎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