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 摘錄

2022-02-04 10:59:27 字數 859 閱讀 3037

智商不是智慧,前者對後者的影響最多是間接的。每一個人都在社會群體中生活和工作,隨著社會的進步而生存、成長和奉獻。如果閉於自我,封於幽室,凝結於隘事,看不到大局,至死不識社會進步大潮,那隻能稱之為小聰明,甚至聰明反被聰明誤。真正有智慧的人識大局、知環境、認航向,尊重別人、善於共事,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才智。在瑣事碎物方面即使糊塗些,也不是笨的表現,這大概就是“大智若愚”的含義吧。

“如何培養一個理智講理、成功學習、自主獨立、自信積極、快樂感性的孩子;並和他成為無所不談的朋友”是作者李開復老師的教育理念。

孩子的成長需要啟發,也需要管教,需要培養自信,也需要學習自省。

作為孩子,“聽話”不是盲從,必須懂道理才行,敢於提出不同的觀點、意見。當然,這不能是簡單、粗暴的方式,而是要學會溝通和交流,取得家長的認可和支援;作家長的更不能武斷,擺家長作風,是孩子失去表達的機會。久而久之,會形成盲目服從、遇事沒主見、不能獨立自主的木偶人,有哪個家長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這樣?

李開復老師對孩子“規矩”的四條定律是:(1)定好規矩,但是首先把規矩的道理講清楚,不是盲目的服從;(2)在規矩內孩子有完全的自由;(3)違背了規矩,孩子將受到講好的懲罰;(4)規矩越少越好(可以不斷更換改好的內容,但不能以此要求太多),才能做到啟發的作用。

抓住每次“教育”的機會,多用正面例子,少用負面例子。作為父母更要做到以身作則,明白身教勝於言教的道理。

在塑造孩子的人格方面,比如誠信、正義等是針對大部分有良知和正義感的人,同時還要學會辨別,如果對別有用心的人或是搞犯罪活動的人,就不能講“誠信”了,而使用智謀,一方面保護自己,一方面想法去改變一些狀況。也就是說,不能簡單的給孩子以道理,同時要教會他們去甄別、判斷。

太高的、不合理的期望都會給孩子很大的壓力,不合理或不可能的目標,會讓孩子從根本上放棄。只要今天比昨天進不了就可以。

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

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 只是俄還放不開邇,丟掉愛,也沒法再從來 以前我無數次盼望你能回頭 現在我連望都不想望你 經得起多大的詆譭 就受...

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我不是高山 不是大海。因而,不仰慕 高山的巍峨險奇 大海的壯闊無比。我只是一棵普通的小草 一彎淙淙的小溪 一顆河底的沙粒,...

最好的醫者 是自己

一其中醫的醫術未必和醫德成反比。 中醫治人不是靠技法,是靠心法。 心法對的時刻, 哪怕是很平庸的一個藥方, 在他的手裡就無效, 他的 正 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