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講兩個同學在畢業後二十後的變化,一個專注於**,現在有資產1000萬,每年工資10萬元;另一個事業有成,為某國企領導,年薪50萬,請問這兩個人那個是成功人士!
初看兩人,似乎那個以**發家,坐擁資產千萬的理所當然的被認為成功人士,但這只是狹義上的評判。要客觀的進行評價,這裡面涉及一個成功人士的評判標準,我的概括為:經濟是基礎,品德是前提條件,為社會的貢獻才是最重要的標準。
當今物質橫流的社會,在很多人眼中金錢似乎成為了評判一個人成功的唯一標準,房子越多,車子越貴,就能證明此人的事業成功,成為眾人學習的榜樣。不可否認擁有起碼的經濟基礎是一個人生存的基本條件,一個連家都養活不了的人不可能是一個成功的人。
錢對於任何人來說是重要的,但當它超過一個人的消費限額,則更多的將只會是一個象徵物品,李連杰曾經說他現在掙再多的錢沒什麼用,只不過是在銀行的存摺後面多加幾個零而已。因此,錢不在多,夠花就行。
說完錢再說說品德,此例歷史人物不勝列舉,如我們知道的南宋秦檜,官至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謂是飛黃騰達、光宗耀祖,我們能認為他是一個成功人士嗎!因此,品德是評價一個人的前提條件。
最後說說為社會的貢獻,這樣的例子就太多了,馬克思恩格斯雖然貧窮,但他們完成了鉅著《資本論》,大大的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屠呦呦發明了青黴素救活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他們才是最成功的人士。
最後再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毫無疑問,那個在國企的同學無疑相比才是成功的,他在努力工作的同時,實際上在為社會做著自己的一份貢獻,他的努力一方面使自己收穫到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在推動著社會的運轉,服務著社會上的其它物件。而另一個同學,他的努力只服務於自己,滿足於自己的享受,既沒有對其它人產生影響,也沒有對社會作出任何貢獻,他最多隻能稱為富有人士而已。
分享 據說,很多成功人士的手機上都有這個APP
滴答清單 主介面 日期下面有藍色原點的日期都是已經有日程安排的時間,點選相應的時間日期,日曆的下方會顯示詳細的內容安排。 新增日程也非常簡單...
養成七大富有習慣,下一個成功人士就是你
1 他們經常閱讀 眾所周知,世界財富排名第一位 第二位的巴菲特 比爾蓋茨,都是愛閱讀的人。如比爾蓋茨經常在其個人部落格上推薦書單。2014年...
科學網 胡業生的部落格 成功人士的15條軍規
1 一個人的改變,源自於自我的一種積極進取,而不是等待什麼天賜良機。 2 在最艱難的時刻,更要相信自己手中握有最好的獵槍。 3 任何一次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