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玉雕學習體系,踐行玉雕文化傳播
——我和我弟玉雕文化俱樂部
説,玉雕愛好者學習中的常見問題
畫不出來怎麼辦?
比例不準咋辦?
求指導!
在我和我弟玉雕文化俱樂部今年滿三週歲之際,應廣大玉雕愛好者的要求,按計劃建立了
,並開啟了第一期的
網路玉雕課堂
。因此,有更多的玉雕愛好者,開始通過這個線上平臺,走入我們的視野;與線下玉雕教學相比,線上教學更有難度;不僅難以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也缺乏有效的教學約束,更不易實現即時的問題點撥。
於是,為了能讓真正的愛好者學有所獲,我們設定了層層條件,精簡【學習群】人數,開啟網路玉雕教學計劃。
(三少作品·如意旺財)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很多愛好者,不由自主的會出現各種學習問題。今天三少就把這些常見問題,來給大家梳理一下,希望對各位進一步學習有所幫助。
一,“以為是”
對,此處不說“自以為是”,而是“以為是”。因為在資訊快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個人獲取知識的渠道各異,而人又有先入為主的慣性思維;當接觸一些新知識,同自己的原先認知有差異時,首先就會報以質疑態度;如此一來,學習就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白描觀音
)玉雕學習也是如此,在玉雕技術學習方法上,每個玉雕人都會有自己的理解。如果願意,將其整理出來,都可以形成一套帶其自身特色的學習體系。三少便是根據自身的學習經歷,整理出了
【三少玉雕學習體系】
。該體系繪畫部分,為了能更易於和玉雕技術結合,將工筆畫中的白描技法和結構素描相結合,形成以白描為主線的繪畫學習方法。
然而,在入群人員中,部分“以為是”素描為根的愛好者,忽視了“滿招損謙受益”的學習道理。另外,對零基礎入群的同學而言,在這樣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知識唯有逐步分享,才能點滴消化,積少成多,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二,依賴性強
學習是一個需要我們主動參與,主動接受,主動吸收的漫長過程;不可能採用科技手段,通過資料線由他人傳輸給我們。所以面對任何學習內容,我們只有充分調動自身的主動性,才能收穫更多。
玉雕的學習也不例外。在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目的都告知大家的情況下,餘下的工作就要靠自己去實踐訓練,體會總結;總結的越全面,越深刻,自己的收穫也就越多;如果沒有充分的實踐體會,總結收穫也自然無從寫起。
比如,在繪畫學習中,比例的確定方法和繪畫練習要旨,已反覆強調的情況下,部分學員依然產生“如何確定比例?”“比例確定不準,怎麼辦?”的問題——寄希望外在的幫助,產生依賴。對此,我只能說:你需加強主動實踐練習,增進對方法理解。
(三少作品·慈悲心
)三,顧技失本,好高騖遠
學玉雕,畫功是重中之重,沒有良好的繪畫基礎,想雕出漂亮的作品也無從談起。所以本次網路玉雕課堂上,要求學員加強對繪畫基本功的掌握,不急於雕刻。但是,有過雕刻體驗的部分同學還是不由自主的出現了一些問題——顧技失本,好高騖遠。
(實拍雕刻蹤跡
)一幅畫一遍還沒畫好,就開始下一幅,甚至下下一幅;而安排觀察並實拍身邊雕刻蹤跡的作業,也總是習慣性陷入區域性的技法思考,使心得也偏離主題。
以繪畫為例,有同學可能會問:怎麼樣才算畫好呢?簡單說就是,儘自己的現有能力用心臨摹,力求比例協調,線條清晰乾淨;而不是,起始就糾結於比例對否,線條流暢否,因為這是下一階段的繪畫要求。先掌握方法,再求提高;不應只顧技巧,而忽視練習本身。
小結
學習不是口號,亦不可三天熱度,學習是一個漫長修行。
玉雕學習本非易事,塑自我技藝,更非一日之功。腳踏實地的修身學藝,實事求是的積累收穫。認真了才能發現精彩,體驗過方可發掘潛力!
文|玉三少
助審|貓哥
完,想再看一篇麼?
【玉雕説】玉種不同,評價角度不同
注:玉三少原創系列,每週四、週日晚19:00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