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廿八章解讀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解讀]
我深知雄強未必真正強大,要時刻靜守雌柔的地位,甘願停留在天下的溪谷之間。如果你始終情願處於謙下的地位,那麼你高尚的德性就永遠不會丟失,你就會回覆到嬰兒般純樸的境界之中。
我深知榮華富貴給人帶來的好處,更懂得它會給我帶來的禍害,因此,我要使自己始終能夠忍受屈辱,乃至甘願處於卑賤的地位。
如果你始終願意處於天下的低窪之處,你謙下的品德就會使你得到心靈和物質上的真正富足,你就回復到自然界初創時的素樸純真境界。
[詩譯]
深知雄強守雌柔,甘做天下小溪流。
甘做小溪德不離,回覆嬰兒純無求。
深知清白守卑辱,甘處天下最低谷。
甘處低谷德充足,自然回覆到質樸。
深知潔白安守黑,天下典範德不誤。
天下典範德不誤,復歸無極為道樸。
道樸展化為器物,聖人用它做輔助;
順應時勢做官長,大道渾然為制度。
[心靈藥方]
得意之時
,須有失意時之
姿態;失意
時,不必
失魂落魄,凡事
要以平常心對待
。不論處理任何事情,最好要多考慮它的反面,對於任何事情,最好是
能回到他的原始狀態來考察一番
。 放開了
“權、利、名、位
”,才能
輕裝上陣,
才能得到發展
。
老子《道德經》第廿六章解讀
老子《道德經》第廿六章解讀 原文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