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曾是“世界強化免疫日”(world strengthened immunity day),是世界衛生組織於1988年為了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又稱小兒麻痺症)而設立的。經過全球持續不懈的努力,小兒麻痺症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僅在極個別的國家有流行,其後世衛組織又設立了的“世界免疫周”。而我國每年4·25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至今已設立29年。時至今日,全球以及我國兒童的預防接種工作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隨著預防接種工作的發展,以及社會環境變化和人們在世界範圍的流動增加,**中一些疫苗針對的傳染病日漸增多,**是否應該接種疫苗這一問題不斷被提出,為此,北京晨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為您做出解答。
疫苗免疫具有時效性?不能一勞永逸
由於我國預防接種工作在預防傳染病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且深入人心,人們對兒童接種疫苗已習以為常,很多人認為在兒童時期已接種過了很多種疫苗,體內對相應的疾病有免疫抗體,不必再接種疫苗了。對此,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免疫預防專家孫美平向北京晨報記者表示,這實際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也反映了人們對基礎免疫和加強免疫的關係缺乏認識。嬰兒期由於機體免疫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差,容易感染傳染病,使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脅。所以大多數疫苗的基礎免疫都在一歲以內完成,並在學齡前陸續完成加強免疫接種。但在兒童時期接種的疫苗,並不是一勞永逸,有的疫苗接種後其抗體水平隨時間推移而逐漸衰減,甚至消失,對相應疾病的預防作用也會降低,這時在生命中的不同年齡階段,根據身體健康需求,也需要接種一些疫苗。
成年人接種疫苗應遵循一定的原則,老年人是疫苗接種重點人群
相對於兒童,成年人需要接種疫苗嗎?孫美平主任表示,成年人中的老年人是疫苗接種的重點人群。因為,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免疫功能逐漸減弱,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且很多老年人患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更容易患傳染病,一旦得病,其發生併發症和死亡的風險遠高於其他人群,所以國際上發達國家普遍推薦老年人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對於中青年人來說,免疫功能相對健全,可以根據自身健康情況需求選擇性接種疫苗。通常有幾種情況可以接種疫苗,一是應急接種,即當發生傳染病疫情時,當地的衛生行政部門會組織應急接種,並規定一定年齡範圍內沒得過相應傳染病的人接種疫苗。二是特殊群體接種,如北京市為保護來京務工人員健康,免費為該群體接種麻疹疫苗和a+c群流腦疫苗。三是,國際旅行者,需要在出國之前瞭解擬前往地區的傳染病流**況,以及是否有疫苗可以預防,如有相應的疫苗,建議出國前儘早到指定機構接種疫苗。四是,在疫苗說明書中,明確了接種物件覆蓋成年人的疫苗,可以根據身體健康需求,按自願自費的原則選擇接種。由於疫苗免疫的特殊性,**接種疫苗也應遵循一定的原則,並不是多多益善的。
**免疫的國際經驗